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CT的广泛应用,使脑血管病的诊断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又发现部分脑血管病临床与CT检查不相符合,认识这些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拟对此作一综述。一、病理生理在脑血管疾病的不同时期,脑组织可有不同的病理变化,如缺血、肿胀、变性、坏死、吸收、囊变等,当脑组织的损害尚未达到CT所能显示的形态学改变时,CT可不显示病灶而呈现“假阴性”或“模糊效应”,反之,CT虽显示病灶,但病灶损害的部位为脑功能上的“哑区”,或病灶较小,则临床无症状,体检亦不能发现相应的神经体征;或者虽有血管闭塞,但侧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躁狂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卒中后躁狂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7例卒中后躁狂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卒中后躁狂以妄自尊大,思维奔逸,放荡不羁,注意力分散,睡眠需求明显减少,伴有潜在痛苦后果的极度任性症状为特征。结论 卒中后躁狂为卒中的少有并发症,尽早认识本病,方能减少误诊,及时对症治疗,预后尚好。  相似文献   
3.
血钙与出血性脑血管(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乃扬 《中级医刊》1995,30(2):19-20
  相似文献   
4.
从临床资料看,本例具有以下特点:(1)男性儿童;(2)腹痛、腹泻急性起病,中等以上发热,按肠道感染治疗,症状逐渐加剧,(3)左中下腹及脐周压痛,以致满腹压痛、反跳痛;(4)大便镜检有少量脓细胞,超声检查提示左中下腹液性平段。为此应考虑下列疾病: (一) 肠道蛔虫及其并发症为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患儿有阵发性腹痛,但患儿腹痛缓解时并非完全正常,且腹痛拒按,有肌紧张,显然不能完全用肠道寄生虫症来解释。(二) 急性胰腺炎该病常为左中上腹部特续疼痛,严重病例可有脱水及早期休克症状,发病3小时后血尿淀粉酶即可依次逐渐升高。而此病例以左中下腹部压痛为主,且发病24小时后血尿淀粉酶均属正常。故急性胰腺炎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1998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淮安市楚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量脑出血患者17例,经头颅CT证实,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49~81岁,平均62.1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例,5例无高血压病史者入院时血压均高于230/120mmHg(1mmHg≈0.133KPa),有脑卒中史3例,心脏病史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糖尿病史5例;GCS评分:3~5分12例,6~8分5例。临床表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3例、消失9例,双侧瞳孔不等大12例、散大固定5例,中枢性高热4例,血压200-260/90~150mmHg,应用呼吸兴奋剂维持呼吸3例(其中1例合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应激性溃疡1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作用 ;方法 :选用 3 4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人 ,其中 1 6例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 ,余 1 8例除常规治疗外 ,加用巴曲酶首剂1 0Bu隔日 5Bu× 2次作为治疗组 ,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DS)和临床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组于治疗后ND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 ,治疗组显效率61 .1 1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巴曲酶通过改善微循环 ,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 应用SCL-90问卷对86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有较多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敌对性等.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心理问题较多,常影响工作、生活、疾病恢复,应尽早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患者男,54岁,教师,右利手,因失读失算9小时于1988年11月1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服药维持能正常上班。查体:T36℃,P70次,R20次,血压17.42/11.7KPa。在别人引导下能步行入院,表情淡漠,检查尚合作。五官端正,未作视野检测,无中枢性面瘫,吞咽功能佳,颈部未闻血管杂音,心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服尼膜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4月至2007年11月收治轻中度蛛网膜下腔出血66例,分为尼膜地平口服组36例与尼膜地平静脉滴注组30例,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SAH患者脑动脉的收缩峰速度,观察两组CVS发生情况。结果尼膜地平口服组与尼膜地平静脉滴注组用药后的脑动脉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尼膜地平、静脉滴注尼膜地平对SAH后CVS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