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多层螺旋CT的问世,冠状动脉CTA检查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冠心病常规筛查方法,过去的导管法造影曾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它为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与该检查相关的死亡率为0.15%,而且检查费用较高。多层螺旋CT实现了亚秒螺旋扫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结合应用时,明显改善了冠状动脉的显示。本文对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并做冠状动脉成像的126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原发肿瘤脑转移瘤的MR表现。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2016年4月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25例脑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比较不同原发肿瘤脑转移瘤部位、数目、大小、形态、水肿、信号等表现。结果脑转移瘤部位:共350个瘤灶,其中顶叶处最多(105个),其次是枕叶(81个);肺腺癌脑转移瘤好发于顶叶(55个),小细胞肺癌好发于颞叶(19个),乳腺癌好发于脑干、小脑(20个)。125例患者中多发病灶108例。不同原发肿瘤患者脑转移瘤大小、瘤周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85例)。信号表现:平扫T1WI等或略低信号,T2WI高信号;以均匀强化为主(203个)。54例患者加以SWI检查,SWI对瘤内出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平扫T1WI(P0.05),SWI检出引流血管11条,而T1WI显示5条。结论不同原发肿瘤脑转移瘤MR表现不同,为脑转移瘤来源提供依据,同时MR增强扫描、SWI对脑转移瘤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