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高敏感(RH)和功能性烧心(FH)患者的食管24 h pH-阻抗监测反流模式,探讨内镜阴性烧心患者症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科门诊和胃肠功能室的以烧心为主要症状的患者,通过胃镜、24 h pH-阻抗监测,最终纳入79例患者,包括NERD 35例,RH 16例和FH 28例,进行pH-阻抗数据分析。结果 NERD组较RH组、FH组酸反流次数显著性增加、弱碱反流次数显著性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ERD组、RH组合计反流次数、混合反流次数、近端酸反流次数及百分比、近端弱酸反流次数及百分比、近端合计反流次数及百分比较FH组显著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析反流的酸度,NERD、RH和FH三组中各种反流所占的比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ERD组以酸反流为主,但在RH和FH组,则以弱酸反流为主,且弱碱反流也较NERD组显著性增加。结论 NERD患者与RH患者、FH患者反流模式不同,前者以酸反流为主,后两者弱碱反流明显增多;对于pH-阻抗监测期间无症状或未记录症状的食管酸暴露正常患者,合计反流次数、混合反流次数、近端反流次数及百分比等阻抗监测指标将有助于鉴别RH和FH。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并验证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风险评分系统,为ICU降低CAUTI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1026例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CAUTI目标性监测,利用1∶1简单化随机方法分为模型组和验证组,各513例。根据模型组数据筛选出CAUTI影响因素,建立风险评分系统应用于验证组,计算验证组中每例患者的风险评分。采用模型组和验证组数据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ROC),根据ROC曲线下面积判断该风险评分系统建立的有效性。结果本研究期间患者发生CAUTI 44例,千日感染率为3.99‰。ICU住院时间、插管日数、未正确固定尿管、未规范执行手卫生是模型组导尿管插管患者CAUT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利用此结果建立CAUTI风险评分系统,发现验证组中的高、中、低风险得分患者CAUTI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分越高者患CAUTI的风险更高。最终利用该评分系统对模型组及验证组患者绘制ROC曲线,发现二者ROC曲线下面积均接近1,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次说明该评分系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建立CAUTI风险评分系统,采取针对性的早期干预可降低CAUTI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最优经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cter baumannii, CRAB)医院感染暴发进行调查,为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2年12月—2023年1月某医院神经内科ICU的5例CRAB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采取针对性防控策略。结果 5例CRAB患者中,1例为医院感染,4例为社区感染。病例1、2、3、4的药敏结果一致,除对多粘菌素敏感外,其他测试抗菌药物全耐药。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神经内科ICU环境中CRAB检出率为18.52%(5/27),分别从床尾摇柄、医务人员及医工手中检出。通过接触隔离措施落实、监护室物体表面环境彻底清洁消毒、医护人员及医工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的培训及督查等针对性干预措施,至2023年2月5日,无新发CRAB感染患者。结论 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及重症高峰的到来,医疗工作负荷量显著增加,危重患者增多,保洁人员人手紧缺,手卫生及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是导致此次疑似CRAB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三甲医院一起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聚集进行调查,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检测的方法,对该医院胸外科(包含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及手术室)2022年8月发生的7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感染相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7例患者中有4例为院内感染,其中3例检出PA,1例检出CRPA。危险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与此次院感无关;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级别过高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本次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聚集有关。结论:抗生素使用级别过高可能是导致此次疑似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及早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合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院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信息化.方法 利用医院网络平台和相关法规标准,开发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信息系统,探讨信息化系统对监测质量的影响.结果 环境卫生学监测信息系统上线后,实现了线上数据统计分析和管理.应用信息化系统后,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由使用前的95.63%升高至98.75%,复查及时率由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防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防控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FMEA风险管理工具,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感染进行风险评估,借助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查找失效模式的具体原因,优先对高风险项目进行整改,比较风险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 根据计算风险优先系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值对前五项高风险失效模式进行RCA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实施FMEA模式后各项失效模式的RPN值明显下降;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率由1.92%降低为1.30%,随访依从性由75.24%提高至89.77%,操作规范性由82.94%提高至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参与率由77.50%提高至88.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FMEA模式评估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风险因素并实施改进方案,能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常州市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现状及建设规划方案中常见感控流程共性问题的分析,探索和思考发热门诊规划的"平疫结合"模式.医疗机构须完善发热门诊建设规划,提升发热门诊建设水平,以满足重大疫情防控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某综合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特点、疾病组分布及发生院内感染相关资料分析,探索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及院内感染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318例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共回顾性分析102 33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8例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在各疾病组中分布存在差异。其中感染组91例,非感染组227例,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手术间隔时间等存在显著差异(P < 0.05)。院内感染类型以手术部位感染占比最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肠杆菌占多数。结论:非计划手术患者术前院内感染发生率高,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对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及不良影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主导的“1+N”慢性肾脏病(CKD)联动管理模式进行效果评价,探索有效的CKD分级诊疗管理措施。方法:对开展“1+N”CKD联动模式前后的基层首诊、上下转诊、基层随访、医务人员及社区居民CKD知晓率、满意度及分级诊疗意愿进行前后对照研究。结果:实施“1+N”联动管理后,基层首诊人数、上转患者、下转患者、基层规律随访患者明显上升,社区医务人员和居民对CKD基础知识知晓率分别上升至46.3%、32.9%,管理知识知晓率上升至44.9%、23.1%,基层就诊满意度由41.3%上升至87.1%,分级诊疗支持率由45.3%上升至95.1%。结论:以三级综合医院主导的“1+N”CKD联动管理模式,通过多举措强基层、完善分级诊疗流程,有助于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