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离体不同时间血痕进行肉眼和扫描电镜观察,获得了血痕形态结构变化的初步认识.结果随时间延长,血痕逐渐干燥、龟裂,电镜下纤维蛋白网消失,其超微结构变化观察有助于血痕经过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9岁。因心悸气促16年,腹部包块12年伴阵发性腹痛半年。于1992年3月10日入院。体检:T36.5℃,P80次。R22次,双上肢血压:18.0/9.3 kPa,慢性重病容,神清,瘦长体形,身高175cm.体重52kg,四肢细长,展臂指距178cm,蜘蛛样指(趾),双足外翻畸形。头颅长,上腭弓高深,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弥散,呈抬举性。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齐,A_2>P_2,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Ⅱ/6级吹风样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不传导。锁骨下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病例及尸体解剖检查(尸检)资料探讨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或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1例因急腹症入院,查血白细胞12×109 /L,中性粒细胞0.40,淋巴细胞0.53,单核细胞0.04,经抢救无效4小时后死亡的病例资料.结果:尸检见肠管肿大,淋巴结、肝、脾增大,镜下检查为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或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多器官浸润,后经病理确诊为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或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结论:本病晚期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人体阴毛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头发毛小皮皮纹的扫描电镜(SEM)观察已见诸于报告,但对人体阴毛尚未见观察资料.本文对6例正常人和4例长期吸毒人员的阴毛进行了观察,以期探讨阴毛毛小皮皮纹的正常形态特征和吸毒对阴毛生长可能存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正常成人6例(男3,女...  相似文献   
5.
高职临床教育属于以培养"能力为本"的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卫生和社区保健第一线,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校目前开设了以观察正常、复制病理、纠正异常为主线的一体化综合实验项目,经过实验证明综合性实验在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高职临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初步研究和分析了个体在不同阶段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心理活动和特征,将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心理经历分为教学心理培养期、教学心理发展期、教学心理发展成就期3个阶段,研究其发生发展过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有助于中青年教师教学风格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有助于教育管理人员认识、分析、研究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心理活动,便于针对性地开展中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随着高科技迅猛发展,实验教学微机化系统的广泛应用,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依据自身情况,探讨建立一套适合高职高专实验教学改革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长期的病理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探索,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指标要求,总结形成了以掌握标本、切片信息为核心.知识范围不断拓展的鲜明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理念,即一中心(以教学标本与切片为中心);二联系(联系基础、联系临床):三基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四拓展(拓展教学标本图片、教学切片、教学案例、教学参考文献);五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风建设、标本与切片建设、教案建设、教学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资料建设);六加强(加强教学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督、加强教学技能培养、加强基础条件、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在阐述计算机科技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论述在病理教学中开展计算机教学和辅助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提出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①提高教师计算机技能和使用水平;②开展计算机教学课件的制作与研究;③改善计算机教学设备条件;④制定激励机制。结果介绍了作者在开展计算机教学和辅助教学中五个方面的心得体会,即:①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②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③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④配置开展教学所必要的设备;⑤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结论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才能最有效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152例明确记载死后血液不凝或凝固的尸解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死后血液不凝是正常的尸体现象,其机制类似生前血液在心血管内不凝的情况死亡原因与死后血液在心血管内是否凝固关系不大,而与死亡病理过程中凝血系统是否正常有关死后心血管内暗红色凝血块可能是生前凝血系统受损的反应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