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血管紧张素原(AGT)双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10例健康者的ACE基因I/D及AGT基因M235T的多态性.[结果]①慢性心力衰竭组DD基因型与D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DD基因型0.468比0.227,P<0.01;D等位基因0.667比0.436,P<0.01.②AGT基因M235T多态性在慢性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③ACE及AGT双位点多态性联合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组DD+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351比0.117,P<0.01),与Ⅱ+MM型者相比,具有该联合基因型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优势比(OR)为6.799,高于单基因分析的ACE-DD型者(OR=3.948).[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ACE基因DD型可能是该地区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单独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似无明显关系,但AGT及ACE基因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中具有交互作用,DD型者若同时携带TT基因型,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血管紧张素原(AGT)双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10例健康者的ACE基因I/D及AGT基因M235T的多态性.[结果]①慢性心力衰竭组DD基因型与D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DD基因型0.468比0.227,P<0.01;D等位基因0.667比0.436,P<0.01.②AGT基因M235T多态性在慢性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③ACE及AGT双位点多态性联合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组DD+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351比0.117,P<0.01),与Ⅱ+MM型者相比,具有该联合基因型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风险优势比(OR)为6.799,高于单基因分析的ACE-DD型者(OR=3.948).[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ACE基因DD型可能是该地区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单独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似无明显关系,但AGT及ACE基因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中具有交互作用,DD型者若同时携带TT基因型,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GT)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004年4月至2005年12月珠海市3家医院的111例CHF患者和110名健康对照者的AGT基因M235T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共检测出3种AGT基因型,分别为MM型、MT型和TT型。CHF患者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在老年病例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与非TT型者相比,老年TT型者发生CHF的相对风险率为3.367。结论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CHF的发生相关,TT基因型可能是该地区老年人群CHF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国南方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不同性别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82例男性和48例女性CHF患者(试验组),以及89名男性和41名女性健康者(对照组)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共检测出3种ACE基因型,分别为II型、ID型和DD型。试验组患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均高于同性别对照组;与非DD型者相比,男性DD型者发生CHF的相对风险率为1.918;女性DD型者发生CHF的相对风险率为2.727。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不同性别CHF的发生均相关,D等位基因可能是该地区CHF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与男性相比,DD基因型女性罹患CHF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进行院外干预的效果。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215名出院的心力衰竭(HF)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随访组和强化干预组,通过1年的随访观察,最终完成随访的患者共计205例。普通随访组仅进行常规的门诊随访,强化干预组患者接受电话咨询、专门的心力衰竭门诊随诊及定期健康宣教。结果:强化干预组和普通组相比较,限水限钠达标率和坚持每天监测体质量的比例大幅度增加(P〈0-01),强化干预组利尿剂的使用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B受体阻滞剂的靶剂量达标率方面明显高于普通组(P〈0-01),强化干预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普通随访组;与普通随访组相比,强化干预组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低更明显(P〈0-05),且6分钟步行试验优于普通组(P〈0-05)。两组再次入院和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3%伪.11%,P〈0-05),强化于预措施显著降低了死亡和再住院联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对CHF患者进行院外强化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抗HF治疗药物的使用比例及二级预防药物的靶剂量达标率,降低再住院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直接PCI)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比值),探讨N/L比值与PCI术中无复流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408例STEMI患者行直接PC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102例出现无复流,306例血流正常,统计两组N/L比值水平差异,并分析发生无复流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无复流组N/L比值明显高于血流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1.6vs3.0±1.9,p<0.001),N/L比值为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2.183,95%可信区间:1.298-3.878,P<0.001)。结论 N/L比值升高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药物治疗虽已使慢性心力衰竭(CHF)总体生存率得到较大提高,但患者对药物的疗效反应却不尽相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某些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差异密切相关。本文拟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中主要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的异质性和个体化治疗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静息心率(RHR)与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RHR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32例急性心梗患者分为RHR1(RHR<85次/min)组及RHR2(RHR≥85次/min)组:B1(RHR降低<10次/min)组及B2(RHR降低≥10次/min)组,观察各组心功能情况.结果 RHR2组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显著高于RHRI组(P<0.05),LVEF显著低于后者(P<0.05).B2组心衰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及B1组(P<0.05),LVEF显著高于后两组(P<0.05).B1组心衷发生率及LVEF较对照组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R增快是急性心梗的独立危险因子;控制RHR对急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有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与RHR的控制程度相关.当RHR降低达10次/min以上时,可更好地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正常中期妊娠时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脐动脉(UA)、静脉导管(DV)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00例正常孕妇中期胎儿的MCA、UA、DV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MCA:RI平均为0.78&#177;0.09,PI平均为2.85&#177;1.42;UA:RI平均为0.72&#177;0.11,PI平均为1.31&#177;0.29;DV:S峰为(36.05&#177;4.25)cm/s,D峰为(31.28&#177;2.43)cm/s,a谷为(17.16&#177;1.09)cm/s。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胎儿MCA、UA、DV血流动力学指标准确性与测量方法、评估标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心内膜炎9例的诊断分析王文光,牛云茜(包头市第二医院)本文对9例(近10年)有明确诊断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例进行了分析。男3例,女6例,年龄12-68岁。临床主要表现有:高热寒战,体温39-40℃9例,腰痛、膀胱刺激症和镜下血尿4列,头痛、恶心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