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前动脉闭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前动脉闭塞症状群,在临床上并非少见。1904年Preobrashesky 氏首先报告,以后相继有个例报告,但国内报告尚少。现将我们所见4例,其中1例附病理解剖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西比灵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红细胞变形能力和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的影响.方法对31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西比灵10mg每晚口服,共服3周.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测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脉动指数、阻力指数,以及红细胞的变形指数和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的含量,并与31例常规治疗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后西比灵组患者的血流速度、脉动指数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椎-基底动脉血流增加更为明显(P<0.01);与对照组相比西比灵组血管阻力显著下降、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增加、CD63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西比灵能明显增加血流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进展.  相似文献   
3.
三种剂量阿斯匹林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后凝血与纤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检测4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时、病后4-5天、病后2周血浆纤维蛋白(Fg)、抗凝血酶Ⅲ(AT-Ⅲ)及D-二聚体(D-dimer)的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后2周内Fg持续升高;AT-Ⅲ在发病时及病后4-5天明显降低;D-dimer在病时及病后4-5天明显升高;AT-Ⅲ与D-dimer在发病后2周末均恢复至正常。结论 较高水平的Fg促使脑梗死发生;急性脑梗死后有凝血及继发纤溶活性的增强,抗凝血活性降低,但病后2周末多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佩尔地平(perdipine),又称尼卡地平。日本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系目前广泛应用的抗Ca~(2 )性循环机能改善剂。临床和实验均证明具有降低血压,扩张血管,增加脑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现将我们用此药治疗30例高血压8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脏粘液瘤所致脑栓塞报告较少,本文报告9例均经超声心动图和颅脑CT证实的心脏粘液瘤并发脑梗塞,并加以讨论。临床资科1.一般资料: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1岁1例,25岁1例,42岁1例,47岁1例,48岁33例,58岁2例,平均年龄43岁。第二次发病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变化特点。方法 利用血管内栓线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于MCAO后0.5h、1h、2h、3h、6h分别进行光镜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及病理染色,并进行电镜AChE活性的观察。结果 光镜下MCAO后1hAChE活性开始下降,以第Ⅳ细胞层染色优势消失为特点。自2h随梗死时间延长,酶活性进一步下降。电镜下正常组织AChE酶颗粒主要分布在突触前后膜及突起中,半暗区AChE酶颗粒数量及密度降低,梗死区酶颗粒几乎消失。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AChE活性变化出现在形态学改变之前,且与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脑梗死后较早即发生了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8.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两组不同年龄的正常人血浆精氨酸加压素含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老年组显著高于青年组(P<0.01),男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血浆精氨酸加压素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为中老年人易患脑动脉硬化、脑缺血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应用日本产超声皮定量式血流测定仪,对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脑动脉硬化共154例进行测定。结果证明:这三种疾病组均较健康人的脑血流量、血流速度显著下降。但程度不一,以脑动脉硬化最显著。认为此项测定对脑动脉硬化有早期监测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急性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被忽视,现将我们遇见的4例报道如下。病例摘要例1:女,49岁,突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当日入院。查体:左半身瘫,左Babinski征(+)。脑CT所见:右基底节3×3.5cm高密度灶。给止血敏、甘露醇等治疗第4天,左下肢肿胀、疼痛,皮肤不红,较右下肢明显增粗。临床诊断:(1)脑出血。(2)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