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肝衰竭合并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Th1/Th2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谱水平变化及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肝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60例,其中G-菌感染30例为G-菌组;G+菌感染30例为G+菌组,选取同期肝衰竭无感染患者30例为无感染组。对各组患者检测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G-菌组、G+菌组的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无感染组(P<0.05),G-菌组IL-6和IL-10水平均高于G+菌组(P<0.05);与无感染组比较,G-菌、G+菌组IL-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G-菌组、G+菌组无显著差异(P>0.05);G-菌组的IFN-γ水平高于无感染组,但G+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重型肝炎患者胆红素吸附联合低容量血浆置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该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45例,均给予胆红素吸附联合低容量血浆置换治疗,治疗61例次.收集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清蛋白(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常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电解质[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钙离子(Ca2+)],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变化(乏力、食欲缺乏、腹胀等),以及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用Wileoxon秩和检验.结果 胆红素吸附联合低容量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ALT、AST、TBIL均下降(P<0.01),CHE升高(P<0.01),ALB下降(P<0.01);PTA上升(P<0.05),INR下降(P<0.01);WBC、HGB、PLT下降(P<0.05).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9例(31.1%),经一般对症处理后,上述不良反应均恢复正常,治疗耐受性良好,对人工肝治疗没有影响.结论 胆红素吸附联合低容量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可显著改善肝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采用低容量血浆置换(L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影响。方法:纳入的90例ACLF患者选自南昌市第九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实施血浆置换(PE)治疗,观察组实施LPE+DPMA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IFN-γ、IL-6和MELD评分。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较对照组(71.11%)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FN-γ、IL-6、MEL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