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估碱性磷酸酶(ALP)与白蛋白(ALB)比值(APA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前瞻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ACS并择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治疗的患者共2162例.根据入院次日APAR分成两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进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648例。根据入院次日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成两组,低D-二聚体组和高D-二聚体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情况,以及随访1年记录临床终点事件。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血浆低D-二聚体水平患者比较,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患者中男性比例更低、心率更快、肌酐水平更高,并且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病死率更高(P?<0.05)。根据Cox分析提示,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预测因素(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患者长期的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病死率更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盛京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且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553例,基于ROC曲线确定的全因死亡的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比值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 低CRP/白蛋白比值组(n=508, CRP/白蛋白≤1.0787)和高CRP/白蛋白比值组(n=45,CRP/白蛋白>1.0787),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冠脉造影及介入结果,记录终点事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 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COX分析显示,CRP/白蛋白比值与全因死亡(HR4.699;95%CI 1.836-12.028,P=0.001)和心源性死亡(HR9.641;95%CI 3.258-28.529,P<0.000)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示,CRP/白蛋白、CRP、白蛋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0.634、0.377,CRP/白蛋白比值截断值为1.0787,敏感度为0.355,特异度为0.935。结论 CRP/白蛋白比值对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优于CRP和白蛋白。  相似文献   
4.
焦云娣 《中外医疗》2010,29(20):184-184,186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它具有在外周血管系统中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能力,参与胚胎时期的血管发生,出生后的血管损伤修复,并在肿瘤形成及转移的血管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肿瘤中针对EPC为靶点的治疗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血管阻塞(MVO)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PCI的STEMI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周内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是否存在MVO将STEMI...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并行PCI介入治疗的ACS患者970例,检测纳入研究患者临床资料及冠脉病变情况,并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天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根据ROC曲线确定Cys-C界值为1.45并以此将患者分为高Cys-C组和低Cys-C组。高Cys-C组年龄水平、高血压病史人数占比、Cr值、NLR值、BNP值、GRACE评分、冠脉三支病变占比、Gensini评分均较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ys-C 、GRACE评分、CK是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高Cys-C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死亡率显著升高(P< 0.001)。Cys-C水平ROC曲线下面积与GRACE评分相比较,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性(P=0.247)。结论 ACS患者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短期预后的评估指标,较高的Cys-C水平为此类患者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Cys-C水平对AC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与GRACE评分接近。可强化Cys-C监测,对水平较高者应加强随访和预后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确诊ACS并行PCI术的患者共2254例,根据入院时血清ALP水平分为两组:低ALP组1805例(ALP≤96.7U·L-1)及高ALP组449例(ALP>96.7 U·L-1),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血清ALP水平对AC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低ALP组相比,高ALP组患者男性(37.9%vs 27.4%,P<0.001)及中重度钙化病变(11.1% vs 6.5%,P=0.001)比例更高。高ALP组患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白细胞、血小板、脑钠肽数值较低ALP组显著升高(P<0.05)。随访显示高ALP组的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4.9% vs 2.5%, P=0.007)及心源性死亡率(3.8% vs 2.1%,P=0.039)较低ALP组显著升高。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P水平是ACS患者PCI术后1年全因死亡(HR 1.894, 95% CI 1.111-3.228;P=0.019)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合并高水平ALP的ACS患者PCI术后具有更高的全因死亡风险,血清ALP水平是ACS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我院2012年12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行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79例 [病例来源时间],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的最佳阈值将患者分为低RDW组(n=482,RDW≤14.28)和高RDW组(n=397,RDW>14.28)。采用 Kaplan-Meier法评估两组患者的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并采用 Log-rank 检验进行比较,通过Cox回归分析研究RDW对此类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高RDW组的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低RD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RDW是此类患者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部分应列举主要数据,并修改英文摘要]。 结论 RDW可作为一项简单有效预测此类患者长期预后的临床指标,RDW>14.28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低T3综合征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到2014年10月31日期间在盛京医院心内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入选行PCI的患者1604例,依据是否合并低T3综合征分为两组:低T3综合征组(n=107)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1497),收集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术后用药情况,记录终点事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显示,低T3综合征与全因死亡(HR=2.137,95%CI为1.039~4.393,P=0.039)和心源性死亡(HR=2.796,95%CI为1.379~5.669,P=0.004)独立相关。结论合并低T3综合征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更差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