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潘积裕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563-4564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我院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并进行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无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伤口均甲级愈合。术后住院3-6d,均痊愈出院。护理后的焦虑水平评分和心率次数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主动、周到、细致的护理,能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龄产妇围生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50例来我院定期做生产前检查及培训并预约在我院分娩的高龄初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未在我院做生产前检查及培训,但预约在我院分娩的≥35岁的产妇为对照组.结果:两组高龄产妇均顺利分娩,产后6周观察组孕产妇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剖宫产率、总产程、产后出血、早产、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Apgu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易导致妊娠合并症与产科并发症,应加强围产期的护理干预,减少孕妇的心理压力,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分娩风险,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均是妇科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可侵犯盆腔器官及淋巴结,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是主要治疗方式[1,2]。目前有腹腔镜与开腹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两种术式,腹腔镜手术由于受设备价格昂贵及操作技术难度大等影响,仍然在多数医院未能开展。腹式手术仍然为主要术式,由于手术创伤性较大,因此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3]。笔者对80例腹式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留置气囊导尿管有效注水量,以减少尿液渗漏,减轻患者痛苦,指导临床导尿技术参数。方法将我院妇科及产科200例需留置导尿患者按气囊注水量多少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40例。统一用16Fr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尿管方法按临床护理“三基”训练要求。留置尿管时气囊内注水量分别为5 mL、10 mL、15 mL、20 mL、25 mL。在留置尿管后1d、5d、10d、15d分别进行尿液渗漏评定,记录漏尿情况,过程中严格记录不良事件,观察有无尿道黏膜损伤、尿管脱出及患者的自我感受等。对比各组尿液渗漏率、尿管脱出等情况分析处理。结果与5 mL、10 mL组比较,15 mL、20 mL、25 mL组溢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置导尿管2周时,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气囊导尿管注入15~25 mL生理盐水,可有效地防止尿液外渗及导尿管脱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剖腹产手术产妇围手术期按规定给予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对应用不同抗菌药物后临床所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将在2011年6.7.8三个月份开展进行本院两产科区剖腹产手术病例腹部切口目标性监测到的产1区2 10例定为观察组,产2区82例为对照组,两组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不同,用药时机、疗程相同,所出现的产褥病率不同,观察组选择头孢类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照组选择青霉素类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选择不同围手术期预防抗菌药物,出现产褥病率的差异.结果 是观察组产褥病发生率9.6%,对照组产褥病发生率4.9%,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是:产科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择青霉素的产褥病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术后促排气的三种方法对比,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24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80例。分别以中药排气汤、开塞露、杜密克促进肛门排气,并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排气汤组与杜密克组或开塞露组经统计学检验有差异(p 〈0.05),余各组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三种方法在术后早期排气、排尿和排便效果上:开塞露组〉杜密克组〉排气汤组。结论促进肛门早日排气,利于机体的恢复,也支持母乳喂养的成功。护士术后耐心协助,悉心照料,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期恢复身体有着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新生儿进行足底采血引发局部不良反应的因素采取的护理措施,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期间236例进行足底采血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18例,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出血43例、血肿23例、静脉炎7例、瘀斑29例、皮下毛细血管损伤24例;试验组出血8例、血肿2例、静脉炎1例、瘀斑6例、皮下毛细血管损伤5例。两组比较试验组明显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进行足底采血过程中,应严格做到无菌操作技术,针对潜在的任何可引发局部不良反应的问题积极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以减少其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