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住院的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28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AS量表评估调查对象的焦虑状态,并由专人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心理疏导、适当进行抚触、音乐干预及饮食管理,对患者分别于入院后15 min和出院前1 h进行SAS量表测评,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远远高于国内常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焦虑评分较干预前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及围手术期的护理。对41例53眼泪道阻塞患者行鼻泪管支架植入术,重点是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随访1年,显效36例45眼,好转3例5眼,无效2例3眼,有效率为94%,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认为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期间,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既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可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提高了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在白内障一日手术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10月在眼科门诊行白内障一日手术的患者423人设为实验组,将同期正常住院的白内障患者396人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针对一日手术特点,制订健康教育路径,分别从入院前和入院后、手术前和手术后、出院前和出院后6个环节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正常收住院,进行住院程序的常规健康宣教。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对白内障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优和良知晓率,实验组为98.11%,对照组为95.96%;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非常满意和满意率,实验组为97.16%,对照组为98.23%。结论针对一日手术的特点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解决了一日手术患者在院时间短、手术安排紧凑等不利开展健康教育的因素,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从而保证了一日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房与手术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白内障一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23例患者实施一日病房与手术室一体化协作管理,严格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应用标识卡和腕带加强鉴别。并与同期正常住院手术的白内障患者396例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房与手术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于保证白内障一日手术的正常开展、快速实施,以及保证护理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期圆锥角膜行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共聚焦显微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行角膜胶原交联术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23例(32只眼), 其中男性15例(24只眼), 女性8例(8只眼);年龄(26±10)岁。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组织结构改变、定量记录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密度和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并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时间的总体差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 不同时间的差异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Bonferroni校正。结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1周, 角膜上皮细胞处于修复期, 表现为上皮基底细胞核增大、反射增强, 上皮下可见活化细胞, 浅基质肿胀呈海绵状, 深基质肿胀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 反射强。术后1个月, 上皮基底细胞恢复, 上皮下神经开始生长, 浅基质持续呈海绵状肿胀, 反射进一步增强, 深基质肿胀呈更粗大的斑块或条索样结构并持续至术后3个月。术前与术后3个月内, 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30, P<0.001),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51±0.31)、(3.65±2.21)、(8.50±4.02)mm/mm2, 与术前的(14.60±2.57)mm/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不同时间点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8, P<0.001),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分别为2.00(1.00, 5.75)、2.50(1.00, 5.75)、79.00(64.25, 94.00)个/mm2, 与术前的347.00(345.00, 395.75)个/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内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范围为(400.56±86.12)μ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402.13±89.20)、(399.88±85.92)、(399.69±85.94)μm,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0, P=0.455)。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后部基质细胞密度[术前为(260.6±33.2)个/mm2,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64.4±44.5)、(263.9±37.6)、(266.3±40.2)个/mm2]和内皮细胞密度[术前为(2 707.1±152.6)个/mm2,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 704.2±148.5)、(2 705.6±152.6)、(2 704.5±150.1)个/mm2]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8, 1.01;P=0.259, 0.351)。结论圆锥角膜行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 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角膜上皮和上皮下神经的改变呈现损伤修复的过程;角膜浅基质呈均匀的蜂窝状肿胀, 深基质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肿胀;术后早期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进展期圆锥角膜行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共聚焦显微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行角膜胶原交联术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23例(32只眼), 其中男性15例(24只眼), 女性8例(8只眼);年龄(26±10)岁。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组织结构改变、定量记录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密度和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并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时间的总体差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 不同时间的差异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Bonferroni校正。结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1周, 角膜上皮细胞处于修复期, 表现为上皮基底细胞核增大、反射增强, 上皮下可见活化细胞, 浅基质肿胀呈海绵状, 深基质肿胀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 反射强。术后1个月, 上皮基底细胞恢复, 上皮下神经开始生长, 浅基质持续呈海绵状肿胀, 反射进一步增强, 深基质肿胀呈更粗大的斑块或条索样结构并持续至术后3个月。术前与术后3个月内, 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30, P<0.001),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51±0.31)、(3.65±2.21)、(8.50±4.02)mm/mm2, 与术前的(14.60±2.57)mm/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不同时间点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8, P<0.001),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分别为2.00(1.00, 5.75)、2.50(1.00, 5.75)、79.00(64.25, 94.00)个/mm2, 与术前的347.00(345.00, 395.75)个/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内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范围为(400.56±86.12)μ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402.13±89.20)、(399.88±85.92)、(399.69±85.94)μm,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0, P=0.455)。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后部基质细胞密度[术前为(260.6±33.2)个/mm2,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64.4±44.5)、(263.9±37.6)、(266.3±40.2)个/mm2]和内皮细胞密度[术前为(2 707.1±152.6)个/mm2,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 704.2±148.5)、(2 705.6±152.6)、(2 704.5±150.1)个/mm2]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8, 1.01;P=0.259, 0.351)。结论圆锥角膜行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 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角膜上皮和上皮下神经的改变呈现损伤修复的过程;角膜浅基质呈均匀的蜂窝状肿胀, 深基质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肿胀;术后早期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住院的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28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AS量表评估调查对象的焦虑状态,并由专人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心理疏导、适当进行抚触、音乐干预及饮食管理,对患者分别于入院后15min和出院前1h进行SAS量表测评,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远远高于国内常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焦虑评分较干预前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创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