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1月至1997年2月,开展小儿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导管介入性治疗共计287例,年龄7天至15岁,其中瓣膜成形术153例,封堵术129例,造口术4例,支架成形术1例,总成功率98.6%。导管介入性治疗小儿先心病非开胸,疗效确切、安全、恢复快,并发症少,尤其以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及动脉导管未闭堵闭术最为成熟,但器械材料需国产化,有些放置技术还要改进,使本方法具有更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Kawasaki disease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MCLS) was first reported by Kawasaki in 1967. It was characteried by nonvascular polymorphous rash, fever, ulcer in oral mucosa, edema of hands of feet, cervix lymphadenopathy and desquamations in peripheral extremities. Because of unknown pathogens, no lab examination was available as a single easily recognized diagnostic marker; the diagnosis is  相似文献   
3.
自1982年Kan等首先利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ercutaneousBalloonPulmonaryValvuloplasty,PBP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狭窄(PS)取得成功[1]。国内外经过10多年的不断推广应用及研究,采用单球囊、双球囊等治疗肺动脉居狭窄的报告不少[2]。我科自1994年12月一1995年6月还采用双叶球囊(DualBalloonValvuloplastyCatheter.由Mansfied生产)治疗小儿PS12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男9例,女3例,年龄3~7岁.平均5.4±1.4岁。患儿均经临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并行右心导管和右室造影确诊为单纯肺动脉辩狭窄。…  相似文献   
4.
经皮三种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比较不同球囊行皮肺动脉瓣成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1986年1月-1995年12月,分别采用单球囊,双球囊,双叶球囊治疗肺动脉瓣狭窄119例,其中单球囊13例,双球囊78例,双叶球囊28例。采用球=瓣比为0.90-1.62。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钮扣式补片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州,510100)王慧深钱明阳李渝芬张智伟潘宝全自1990年Sideris等[1]首次报道经导管钮扣式补片法关闭房间隔缺损(ASD)后,1991年此技术用于动脉导管未闭(PDA)[2],1...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30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患儿经皮双叶球囊瓣膜成形术,采用球囊/瓣环比为,1.5-1.6,术后即刻效果良好,RV及P由述前11.50±5.75KPa及8.33±5.4KPa降到5.61±4.77kPa及1.53±0.87kPa(P<0.01),无严重并发症,20例患儿经1—12个月随诊疗效确切,我们体会双叶球囊方便,安全,有效,经济,对3岁以上肺动脉瓣狭窄患儿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儿巨大左、右心房粘液瘤各1例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儿科(510100)潘宝全例1男,14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伴下肢浮肿6个月入院。曾在当地县医院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体检:双下肢浮肿,肝肋下3cm,肝颈征阳性,心率110次/分,律齐,闻及第三心音和...  相似文献   
8.
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小儿双结病变一例潘宝全,曾国洪,李渝芬(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儿科广州510100)患儿女性,9岁,因活动后气促,发现心跳慢,心脏增大1年半入院。入院前在院外经营养心肌及口服阿托品治疗无效。2年前曾做过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查体神志清,血...  相似文献   
9.
潘宝全 《华夏医药》2006,1(6):428-431
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通遏导管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先心病可使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能提高生活质量。诊断技术的提高有利于临床病例的选择。介入装置的改良使治疗先心病的范围扩大,避免外科手术。而一些复杂的先心病因引入介入治疗的方法可减少外科手术的次数或简化手术遏程。对于新的介入治疗的方法的速期疗效仍需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新生儿和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监护及并发症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病情危重,或解剖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婴幼儿行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手术年龄,手术方法 ,术后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和治疗效果.结果 7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占23.3%(7/30);术中16例行超声心动图监测,其中12例行食道超声监测(体质量>5 kg),4例行剑突下超声监测;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7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结论 强调新生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重要性,积极监测,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