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为了验证关于宿主对血吸虫童虫的白细胞反应及其与自然和获得性免疫关系的推论,对CD/F大鼠,LVG仓鼠,C_(57)BL/6和CBA小鼠皮肤接种或静脉注射童虫后定量和分析肺内童虫的细胞反应。按Smithers和Terry(1965)法以曼氏血吸虫尾蚴(波多黎各株)经腹部皮肤接种动物。取尾蚴穿透过大白鼠皮肤膜后获得的童虫,用含1%胎牛血清的Earle 氏乳白蛋白水解物洗涤后注入小鼠尾静脉及仓鼠和大鼠的阴茎背侧静脉。用作攻击的尾蚴或童虫数每只小鼠为1,000;仓鼠为4,000和大鼠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用细粒棘球蚴、猪肉绦虫、牛肉绦虫及囊尾蚴作抗原,对35例囊尾蚴病患者的血清进行了间接荧光试验。结果表明间接荧光试验的敏感性是高的,患者血清的滴度为1:40~1:640,散发性钙化的囊尾蚴病患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病的诊断,目前尚缺乏一简单而可靠的方法,Oliver-González 氏等(1954,1955,1956)发现曼氏血吸虫卵在感染曼氏血吸虫人、猴的血清中有环卵沉淀形成,对埃及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抗血清也可有轻度反应,惟其他二种血吸虫卵对异性血清不发生反应,对其他寄生虫的抗血清三者均无交叉反应,不仅有临床诊断价值并可能作为疗效估价的辅助方法。我们在1957年春开始作环卵沉淀反应的家兔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定期检测治疗和未治疗日本血吸虫病小鼠循环抗原(CSA)、特异性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以及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结果。实验表明 CSA 于感染后2周的阳性检出率(ELISA 双抗体法)为40%,4周时全部呈现阳性反应。抗虫卵抗体在感染后3周阳性率为10%,6周时全部检出。结果表明检测 CSA 有早期诊断之价值。CIC 峰见于感染后7~10周,此时 EOS绝对计数亦最高。上述指标在感染后13周明显下降,但在未治疗鼠直至感染后12~30天 CSA逐渐转阴,而特异性抗体仍持续呈现阳性反应,用 ELISA 检测 CSA 在疗效考核上较用 IHA 检测抗虫卵抗体的方法为优。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致敏甲醛化羊红细胞的微量血凝试验方法,实验结果稳定、重复性良好,致敏红细胞在4℃冰箱至少可保存4个月。实验所需血量少,器材简单,操作简便,有高度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阳性检出率可达92.13~100%;在非疫区的正常人群中假阳性仅2.46%,可作为血吸虫病普查过筛试验。在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凝的阳性检出率及滴度均显著高于病程长或经反复治疗的慢性患者和晚期患者,并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提示血凝滴度可能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随着血防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血吸虫病诊断工作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客观要求,存在不少新问题,如病原诊断(粪便检查和直肠活组织检查)的漏诊、免疫诊断的准确性、在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怎样进行查病以及查病工作中的攻关等问题,这些都是血防科技人员非常关心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本刊从实际出发,组织了这次"血吸虫病的诊断专题笔谈",特邀部分有关专业人员参加,旨在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使广大血防科研人员对目前血吸虫病诊断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以及怎样开展查病工作等有所了解,以利共同努力尽早解决查病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日本血吸虫-C_(57)BL小鼠及日木血吸虫-CFW小鼠系统,证明吡喹酮不仅对成虫而且对入侵童虫亦有杀伤作用。扫描及透射电镜检查显示在给药后6~48小时,虫体表皮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对2周龄童虫的作用则差,认为宿主免疫状态及虫体结构本身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疟疾国外疟疾化学治疗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寻找治疗抗氯喹恶性疟原虫株感染的新药及配伍用药的方法。治疗原则为对氨苯甲酸抗剂如磺胺类、砜类配伍抗叶酸剂如氯胍类、乙胺嘧啶,使疟原虫不能合成叶酸,并阻止其二氢叶酸、四氢叶酸的代谢,从而限制其核酸的  相似文献   
9.
在体外实验时,将猪囊尾蚴放在37℃内孵育72小时,在对照中有70.5%伸出头节,而在10~(-3)~10~(-6)的敌百虫中仅6%伸出头节。两只感染猪囊尾蚴的猪,用敌百虫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每日10毫克,连续6天,耐受良好。两周后将猪杀死,取出包囊作体外检查时,一只猪的273个包囊中,有4%仍能抽出头节;第2只猪的79个包囊都无头节抽出。一例23岁男性脑和肌肉皮肤猪囊昆蚴  相似文献   
10.
包虫病分布广泛,遍及全球。该病为一种组织内寄生虫,即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在器官内形成囊肿所致,亦称为棘球蚴病,对于牧民危害很大。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阐明和解决。现就所见国外最近资料作一简述。临床观察伊朗东部曾有352例棘球蚴病的分析。曾作过皮试、补体结合试验、X线检查,最后经手术(246例)抽液(27例)、尸解(9例)确诊。病程1~10年。囊肿位置:肝,55%;肺,30%;脾,6%;骨,6%;肾,2%;其他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