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5-diBr-PADAP直接光度法测定血清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不去除血清蛋白、简便灵敏的直接光度法测定血清锌。方法 以新的有机试剂2 -(3 ,5 二溴 -2 -吡啶偶氮 ) -5 -二乙氨基酚 (3 ,5 diBr -PADAP)为显色剂 ,在有表面活性剂存在的Tris-HC1介质中 ,手工分析法和自动分析法测定血清锌。结果 该法线性范围 0~ 80 μmol/L ,手工分析法和自动分析法平均回收率为 99 9%和 10 0 2 % ,批内变异系数 (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0 0 18、 0 0 17和 0 0 2 8、0 0 2 6,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 =1 0 0 4X -0 12 6,r=0 9912和Y =1 0 0 6X -0 195 ,r =0 0 992 8。 89例健康人血清锌含量分别为 8 96~ 2 2 5 2 μmol/L和 8 63~2 2 43 μmol/L (x± 2s)。结论 用 3 ,5 diBr-PADAP直接光度法测定血清锌方法简便、灵敏可靠 ,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的双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铁。方法: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水溶性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N-正丙基-N-(3-磺酸丙基)氨基]苯酚二钠(简称5-N itro-PAPS)作显色剂直接光度法测定血清铁。结果:该方法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90 nm,线性范围达80μmol/L,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12×105L/mol.cm,回收率为97.4%~103.2%,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19和0.031,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比较相关良好,Y(本法)=0.993X(AAS法)+0.14,r=0.9805,P>0.05,81例健康人血清铁含量为(11.31~28.91)μmol/L(x±2s)。结论:该法血清用量少,不必去蛋白,具有操作快速、简便、结果灵敏可靠等优点,适用于血清铁的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微孔板化学发光法检测5’-核苷酸酶(5’-NT)新技术。方法:5’-核苷酸酶经嘌呤核苷磷酸化酶-黄嘌呤氧化酶-尿酸酶-过氧化物酶(PNP-XTO-UAO-POD)偶联途径反应产生过氧化氢H2O2,H2O2在过氧化物酶(POD)的作用下与鲁米诺体系反应发光,与标准品比较后,计算出5’-NT的活性。结果:该法线性范围为0.02 U/L~120.8 U/L,平均回收率为98.8%,批内相对标准差(RSD)和批间相对标准差分别为2.2%~3.9%和3.5%~4.9%,与参考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0.978X+0.084,r=0.9962。结论:用PNP-XTO-UAO-POD偶联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血清血清5’-NT,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简便、灵敏的双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锌。方法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 ,用 2 (5 溴 2 吡啶偶氮 ) 5 [(N ,N 二羧基甲基 )氨基 ]苯酚 (5 Br PADCAP)为显色剂测定血清锌。结果 该法线性范围 0~ 80 μmol/L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0 % ,批内变异系数 (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0 .0 2 0、0 .0 2 6 ,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 =1.0 0 87X - 0 .194 4 ,r=0 .9917。 75例健康人血清锌含量为 8.6 3~2 2 .0 7μmol/L( x± 2s)。结论 用 5 Br PADCAP双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锌方法简便、灵敏可靠 ,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的双试剂自动分析法测定血清铜:5-Br-PADCAP直接光度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的双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铜。〔方法〕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 ,用 2 (5 溴 2 吡啶偶氮 ) 5 [(N ,N 二羧基甲基 )氨基 ]苯酚 (5 -Br -PADCAP)为显色剂测定血清铜。〔结果〕该法线性范围 0~ 65 μmol/L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7% ,批内变异系数 (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0 .0 2 4、0 .0 3 6,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 =1.10 47X -0 .15 3 8,r =0 .9897。 5 4例健康人血清铜含量为 8.2 9~ 2 2 .45 μmol/L(x± 2s)。〔结论〕用 5 Br PADCAP双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铜方法简便、灵敏可靠 ,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阿司匹林抵抗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率(PAG)及血、尿血栓素B2(TXB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阿司匹林抵抗的不同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9例,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23例,阿司匹林敏感(AS)组69例。分别测定各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前及服用阿司匹林1周(服用剂量为100mg/d)后PAG及血、尿TXB2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药前3组问各检测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服用阿司匹林1周后,3组患者各检测指标均显著低于用药前(均P〈0.01);与AS组用药后比较,ASR组各指标并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AR组各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AS组(均P〈0.01);与ASR组用药后比较,AS组各指标并无明显变化(均P〉0.05),AR组血TXB2及尿TXB2浓度均显著高于ASR组,但PAGAA及PAGADP并无明显变化(均P〉005)。此外,血浆TXB,浓度与PAGAD,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PAGAA亦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P〈0.05);但尿TXBz浓度与PAGADP及PAGAA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AG和TXB2,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TXB2浓度与AR有一定相关性,亦可作为类似于PAG的另一种生化检测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尤其是指导制定AR患者用药方案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以5-Br-PADCAP为显色剂计算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方法:通过测定血清铁和血清未饱和铁(UIBC)含量,以血清铁和血清UIBC含量之和计算血清TIBC含量。结果:该法线性范围0~140μmol/L,平均回收率为98.5%,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32、0.043,与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方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1.0228X+1.05,r=0.9801。65例健康男性血清TIBC含量为45.7~74.2μmol/L(x±2s),57例健康女性血清TIBC含量为51.4~75.2μmol/L(x±2s)。结论:以5-Br-PADCAP为显色剂计算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方法简便、灵敏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是指血清转铁蛋白可结合全部铁的能力,其含量高低与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测定TIBC的方法需要沉淀、离心等步骤,无法应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本文参考文献[2-4],在建立以2-(5-溴-2-吡啶偶氮)-5-[(N,N一二羧基甲基)氨基]苯酚(5-Br-PADCAP)为显色剂,可直接应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三试剂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测定法.  相似文献   
9.
血管通路是血透病人的生命线,目前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动静脉内痿作为血管通路的比例占79.1%.如何保护动静脉内瘘,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在为病人做透析治疗行内瘘穿刺时,病人常需将衣袖拉至肘关节处,多数病人往往因袖口处口径相对较小而对前臂造成不同程度地束紧,而且肘关节处衣物折叠较厚,影响了病人的舒适度. 我院2010年9月~2012年5月对行动静脉内瘘穿刺病人衣服作了改进,经95例患者临床应用,病人自觉肘关节处不再有紧束感,舒适度较前提高,内瘘闭塞发生率4.2%.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血清铜和锌。方法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与血清铜锌络合显色,加入铜试剂使5-Br-PADAP与铜解离,测定吸光度分析血清锌,测定吸光度的下降值分析血清铜。结果在工作波长558nm下进行测定,铜、锌配合物表观摩尔吸收系数分别为8.67×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