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信息统计报表是医院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报表具有信息、咨询、监督的功能,一份真实、准确、完整的统计报表可以为医院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统计数据可以作为医院评价医疗质量、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管理水平以及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我院从一九九五年开始采用病案统计管理软件,实现了统计与病案的同步,所有的住院统计报表和统计信息均来自于病案首页,保证了信息来源的一致性,并通过统计核查工作保证了统计报表的准确与及时,提高了病案与统计的管理质量。本文就我院几年来的各类统计报表的生成制作过程中的审核…  相似文献   
2.
手指部岛状皮瓣在拇指创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游离趾趾甲皮辨移植再造拇指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87年11月~1995年4月间施行该手术的28例作远期随访,检测再造拇指的外形、长度、出汗情况、感觉及运动功能和术后对行走功能的影响等6个项目。结果:对获得完整资料的21例作了综合分析,其中再造拇指的综合功能为优18例;疗效欠佳3例。其原因是未吻合趾-指神经、感觉功能恢复不良及掌指关节融合。结论:吻合血管游离趾趾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是治疗拇指全指撕脱伤及Ⅲ-Ⅳ度拇指缺损疗程短、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前路手术复位、固定治疗颈椎屈曲牵张性(DF)损伤,总结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总结29例颈椎DF损伤病例,结合术前影像检查按Allen法评定损伤分期,按ASIA标准评定神经损伤程度。所有病例术前均未做牵引复位,采取早期(伤后72h内)颈前路脱位椎间撑开结合撬拨技术复位,再以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效果,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效果满意。29例患中2例DFl期,均无神经损伤;17例DF2期,10例不全性神经损伤,其余均不伴神经损伤。10例DF3期,2例不全性神经损伤,8例完全性神经损伤。术前MRI检查显示6例合并椎间盘损伤(26%),其中DF2期2例,DF3期4例。所有DF2期与8例DF3期患术中成功复位,2例DF3期改行后路复位。本组无发生手术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3例术后出现神经损伤短期内加重现象。结论:颈椎DF损伤时采用前路减压复位技术能安全、有效地恢复解剖序列,结合应用前路钢板,能取得良好疗效,尤其适用于DF1、2期损伤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技术改进,减少前路手术出血多、创伤大等问题。方法:采用第10-12肋胸膜外腹膜后径路并改进手术操作程序。结果:临床上对58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进行的前路手术均获得成功,技术改进后术中失血量平均435ml,手术操作时间平均137min。随访6-18mo,平均9mo。术后患者恢复正常脊柱序列,无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失现象,无内固定失败;神经功能获一级以上恢复者达95%;结论:通过临床技术改进,能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脊柱胸腰段新型钛合金钢板侧前方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新型钛合金钢板(NTP)侧前方内固定可靠性及其脊柱内固定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能。方法:采用10具新鲜胸腰段标本,造成压缩性骨折后用或不用NTP行侧前方固定,利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在4种不同生理运动状况下测定脊柱标本的生物力学数据。结果:采用NTP内固定后的脊柱应变、位移比正常脊柱对照组的应变、位移分别减小20%和16%;脊柱的强度和刚度在内固定后分别比正常对照组提高20%和17%;极限承载能力比正常对照组提高3%。结论:采用NTP侧前方内固定后的脊柱不但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上得到满足,而且在承载能力、脊柱的稳定上优于正常对照组,显示出采用新型钛合金钢板生物力学性能的优越性,而且有减压充分、操作方便、价格明显低于进口同类产品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五种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通过比较5 种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将新鲜成年猪后足50 只,随机分成5 组,解剖暴露第二趾深屈肌肌腱后,并在Ⅱ区横断,第1 组行改良Kessler缝合,第2 组行津下缝合,第3 组行双改良Kessler 缝合,第4 组行津下加双改良Kessler 缝合,第5 组行汤氏缝合。用Instron 力学测定仪测定每组缝合方法的2 m m 间隙形成的负荷、最大负荷及功耗,并行统计学分析(ANOVA) 。结果 汤氏缝合法的2 m m 间隙形成的负荷、最大负荷及功耗最大,改良Kessler 及津下缝合法最小。汤氏缝合法与其他4 组相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1) 。结论 汤氏缝合法修复的肌腱抗张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椎椎体间融合器(BAK)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颈椎前路减压BAK融合术治疗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共42例,术后复查X线片及CT片,观察手术椎节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手术节段稳定,术后3月开始出现骨融合。结论:BAK固定融合技术使施术椎节得到即刻稳定,为椎间植骨融合创造了良好环境,可替代传统的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9.
带血管游离组织移植108例,软组织创伤缺损56例,慢性骨髓炎,骨不连21例,软组织恶性肿瘤和骨肿瘤31例。游离组织类型:皮瓣52例,肌皮瓣21例,骨骼14例,足趾8例,腓肠神经4例。随访3~8年,带血管游离组织成活102例(94.44%),移植组织坏死6例。带血管游离组织成功要点:过硬的显微血管吻合技术,密切观察移植组织的血供及时处理血管危象。  相似文献   
10.
病案保管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全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医疗环境的改善,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医院就诊病人逐年上升.日积月累,各医院所保管的病案数量也越来越庞大.而有限的库房空间与无限增长的病案贮存的矛盾日益突出,长期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以至严重影响了病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1].由此,寻求一个有效解决病案保管的措施已刻不容缓.综合目前的几种病案管理方式,以供大家寻求一种适合自身条件的保管方式,早日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