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EBV)DNA载量检测在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统计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171例发热患儿EBV检测阳性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EBV阳性的患儿,分为高病毒载量组和低病毒载量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以发热为主诉的患儿,EBV阳性率为20.32%,其中7岁以内的儿童比大龄儿童EBV阳性检测率高(P0.05);高病毒载量组患儿扁桃体炎发生率、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和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以及血清中TBA、LD、LDH和CK-MB水平,均比低病毒载量组高(P0.05);高病毒载量组患儿热退时间和住院天数比低病毒载量组长(P0.05)。结论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DNA载量检测有助于病情评估,EBV载量可预测患儿的临床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病房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02年1月 ̄2005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常见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各种临床标本进行细菌的培养、分离及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WHONET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从338份标本中分离出350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B)60.8%(212/350),革兰阳性球菌(G C)34.86%(122/350),真菌4.6%(16/350),;G-B主要有绿脓假单胞菌38.2%(81/212),大肠埃希菌16.5%(35/212),肠杆菌13.2%(28/212),不动杆菌11.3%(24/21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3%(22/212),克雷伯菌9.0%(19/212),其他杆菌1.4%(3/212);G C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41.8%(51/12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0.3%(37/122),肠球菌27.8%(34/122)。G-B对亚胺培南(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头孢他啶、头孢匹肟、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50.6% ̄100.0%,25.0% ̄78.9%、16.7% ̄90.9%和27.3% ̄94.7%,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率分别为45.7%、42.1%;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79.4%,除万古霉素、利福平外,其余的抗生素对MRSA、MRSSCN的耐药性明显高于MSSA、MSSCN。耐万古霉素肠球菌20.6%,及高耐庆大霉素的肠球菌(HLAR)55.9%。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医生应积极进行细菌学检查,根据病原菌特点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495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近年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对抗生素的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测标本用Uu-Mh液体培养基鉴定,药敏微孔板条做药敏试验,同时接种支原体鉴定琼脂培养基做支原体确证培养。结果:495例患者支原体感染总阳性率34.1%(169/495),男性阳性率5.7%(3/53),女性阳性率37.6%(166/442),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阳性率,其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Uu阳性率最高,女性阳性率最高;支原体药敏首选药物是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必须使用支原体鉴定琼脂培养基做支原体确证培养。  相似文献   
4.
106例非发酵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常规方法细菌培养鉴定菌株,(K-B)纸片扩散法做药敏及用ATB系统鉴定细菌和药敏.结果:非发酵菌占临床细菌分离率19.9%(106/532),从其种类构成比来看,其中分离率高的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占53.7%(57/106),不动杆菌占16%(17/10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14%(15/106).对11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检测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20%~96%,耐药率低的是多粘菌素B为20%,亚胺培南为23%.不动杆菌属耐药率为18%~85%,耐药率低的是亚胺培南为18%,多粘菌素B为2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从28%至100%不等,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而耐药率低的是复方新诺明为28%,多粘菌素B为3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仍然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非发酵菌,药敏的显示对多数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开展对非发酵菌的培养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对控制院内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常见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各种临床标本进行细菌的培养、分离及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WHONET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从338份标本中分离出350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B)60。8%(212/350),革兰阳性球菌(G^+C)34.86%(122/350),真菌4.6%(16/350),;G^-B主要有绿脓假单胞菌38.2%(81/212),大肠埃希菌16.5%(35/212),肠杆菌13.2%(28/212),不动杆菌11-3%(24/21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3%(22/212),克雷伯菌9.0%(19/212),其他杆菌1.4%(3/212);G^+C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41.8%(51/12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0.3%(37/122),肠球菌27.8%(34/122)。G^-B对亚胺培南(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外)、头孢他啶、头孢匹肟、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50.6%-100.0%,25.0%-78.9%、16.7%-90.9%和27.3%-94.7%,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率分别为45.7%、42.1%;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肠球菌对万古霉索敏感率为79.4%。除万古霉素、利福平外,其余的抗生素对MRSA、MRSSCN的耐药性明显高于MSSA、MSSCN。耐万古霉素肠球菌20.6%,及高耐庆大霉素的肠球菌(HLAR)55.9%。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医生应积极进行细菌学检查。根据病原菌特点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常规方法细菌培养鉴定菌株,(K—B)纸片扩散法做药敏及用ATB系统鉴定细菌和药敏。结果:非发酵菌占临床细菌分离率19.9%(106/532),从其种类构成比来看,其中分离率高的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占53.7%(57/106),不动杆菌占16%(17/10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14%(15/106)。对儿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检测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20%~96%,耐药率低的是多粘菌素B为20%,亚胺培南为23%。不动杆菌属耐药率为18%~85%,耐药率低的是亚胺培南为18%,多粘菌素B为2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从28%至100%不等,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而耐药率低的是复方新诺明为28%,多粘菌素B为3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仍然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非发酵菌,药敏的显示对多数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开展对非发酵菌的培养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对控制院内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胸外科ICU内获得性感染的致病菌菌种及其药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胸外科ICU内患的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致病菌、药敏与耐药情况。方法 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脑、胸外科ICU住院中的56例院内获得性感染患的呼吸道分泌物、尿、血的细菌培养、药敏资料。结果 56例中呼吸道感染50例,58次痰培养阳性37例,阳性率63.7%。其中细菌32株,占86.4%,共14个菌种;真菌5株,占13.5%。送痰检厌氧菌6例,阳性2例,细菌与真菌混合感染5例,二重感染率15.6%。尿路感染5例,中段尿培养6次,阳性2例,阳性率33.3%,细菌2株,2个菌种。败血症1例血培养阳性,细菌l株。革兰氏阳性菌(G^ )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7%),缓症链球菌(8.5%)。革兰氏阴性菌(G^-)主要是铜绿假单孢菌(22.9%),肺炎克雷伯氏菌(20%),嗜麦芽窄食单孢菌(5.7%)。药敏试验结果为铜绿假单孢菌、恶臭假单孢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多粘菌素E 100%敏感;铜绿假单孢菌、恶臭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87.5%~100%;但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亚胺培南100%耐药;大肠埃希菌等对亚胺培南、三代头孢、阿米卡星仍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利福平、呋喃妥因有83.3%敏感率;各类细菌对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但呱啦西林 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仍较高。结论 ICU内获得性感染是抢救危重患的一个严重问题。细菌耐药和交叉耐药的日趋普遍是当前抗感染治疗的困难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