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重症监护病房与普通病房静脉导管感染病原菌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与普通病房静脉导管感染病原菌的异同,为临床感染防治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本院临床送检的静脉导管尖端标本的分离菌。  相似文献   
2.
温绍霞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82-183
目的通过对676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了解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为有针对性制定危重病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三年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年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率为24.85%,例次感染率为30.92%。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52.75%,其次是真菌26.61%、G+球菌20.64%。病原菌排名前五位是铜绿假单胞菌13.76%,大肠埃希菌12.39%,肺炎克雷伯菌10.55%,白色假丝酵母菌10.19%,金黄色葡萄球菌9.17%。G+球菌主要致病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G-杆菌主要致病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真菌对两性霉素B、克霉唑较敏感。结论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但真菌呈上升趋势。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素耐药性增加,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危重病人医院感染预防管理,采用相应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水平。方法 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进行随访管理,另一组未进行随访管理,分析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随访管理组与未行随访管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访管理对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十堰地区近5年来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 采集伤口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并鉴定;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3.8%,革兰阳性球菌占35.29%,真菌占0.91%,病原菌分布前5位是:大肠埃希菌(24.41%)、金黄色葡萄球菌(21.07%)、铜绿假单胞菌(15.54%)、肺炎克雷伯菌(12.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32%).其中,特殊耐药菌检出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42.75%,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为47.9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为23.55%,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为18.09%,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为32.26%.结论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在发生变化,整体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温绍霞  孙竞 《海南医学》2014,(9):1331-1333
生物膜是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形成的一种保护性生存状态。细菌以生物膜形式存在时其耐药性明显增加。近些年来,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伴随着细菌生物膜的形成,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当前生物膜形成过程、调控机制及相关治疗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温绍霞  周军 《海南医学》2013,24(4):545-546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372例住院老年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痰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9.05%和48.15%;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主要以肺炎链球菌(41.18%)和流感嗜血杆菌(32.35%)为主,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25.53%)、肺炎克雷伯菌(15.96%)、金黄色葡萄球菌(14.89%)、真菌(10.64%)、大肠埃希菌(10.64%)。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构成差异较大。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应根据患者症状、痰培养结果及可能的病原体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肺炎应加强对患者感染途径的控制和痰标本培养和药敏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早期、联合、足疗程用药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长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试验菌株,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 )。同时检测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长、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黄芩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0μg/m L ,在30μg/m L浓度下肺炎克雷伯菌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生物膜形成能力减弱。结论黄芩素可通过抑制肺炎克雷伯菌体外生长、生物膜形成而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方法对2008~2010年3 667例住院患者中154例医院感染新生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4.20%,送检标本中痰液占56.49%、分泌物占20.13%、血液占15.58%,3者占送检标本92.2%;分离的革兰阳性菌(G+菌)占32.47%、革兰阴性菌(G-菌)占66.23%、真菌占1.30%,排列前5位的感染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2.08%,鲍曼不动杆菌17.5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93%,铜绿假单胞菌12.33%,金黄色葡萄球菌10.39%。G+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性最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G-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四代头孢耐药率为54.5%,非产ESBLs菌对四代头孢敏感性为100%,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和四代头孢有较好敏感性,另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酶抑制复合剂对G-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结论 该地区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有其地域性特点,产ESBLs菌株和非发酵菌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比例较高;迫切需要加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管理,提高医务人员预防感染和勤洗手的卫生意识,加强病区感染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患儿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