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2例不寐医案用药规律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莺  刘晓虹  温惠贤  罗汀  何伟珍 《新中医》2011,(12):126-127
目的:分析192例不寐医案中的用药规律并探讨不寐的证治规律。方法:以192例古代不寐医案为研究对象,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涉及药物270种,使用频数最高的药物是茯神、酸枣仁、半夏,关联密切的药物组合方:茯神、酸枣仁、远志、白芍、当归、半夏、陈皮、生地黄、甘草。结论:用数理方法分析医案挖掘出的常用药物组合方,基本符合现行的中医学理论,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补中益气汤具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功,是甘温益气的代表方之一。笔者以此方治疗诸多疑难杂证,每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1肺胀(肺源性心脏病)曾某,男,63岁,退休工人,住院号00044。咳喘痰多,胸闷心悸1周,伴下肢浮肿,尿少3天,于1998年2月9日...  相似文献   
3.
清热通淋泄浊排石法治疗尿路结石80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温惠贤  林晓云 《新中医》2001,33(8):53-54
笔者应用清热通淋、泄浊排石法治疗尿路结石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患者大部分均以突发下腹部及后腰部疼痛,或排尿疼痛、尿时中断、肉眼血尿等症状在门诊、急诊时经B超、尿检、腹部X线摄片、肾造影等检查确诊为尿路结石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9-6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6年。肾结石28例(双侧6例、单侧22例)、输尿管结石42例(上段12例,中段16例,下段14例),膀胱结石8例,尿道结石2例。初发病例22例,反复发作久治未愈者58例。1.2诊断及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14例郁证医案中的用药规律,并探讨郁证的证治规律。方法:以214例古代郁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涉及药物313种,使用频数最高的药物依次是茯苓、甘草、当归、香附,关联密切的药物组合方为茯苓、当归、白芍、甘草、人参、生姜、柴胡、大枣、白术、郁金、香附、陈皮。结论:用数理方法分析郁证医案的用药特点为疏肝健脾、理气活血,符合现行的中医学理论,能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1998年以来我们在门诊及病房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85例,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68例,女17例;年龄20-61岁,平均36岁;其中轻度9例,中度45例,重度31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3例,男34例,女9例;年龄22-61岁,平均37岁;病程1.5-12.5年,平均(6.2±2.7)年;其中轻度4例,中度23例,重度16例.  相似文献   
6.
行气活血安神法治疗失眠症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惠贤  古秀英 《新中医》2001,33(5):53-53
运用行气活血安神法治疗失眠症60例,并与西药对照组30例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认为失眠的发病与精神抑郁,肝气不舒、气机畅,导致瘀血内阻有关,治疗以行气活血、解郁除烦,养心安神为治则,配合辨证用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阳"舌象与免疫功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大三阳”患者舌象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其动态演化过程与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300例“大三阳”患者来自专科门诊和健康普查,其中200例为慢性肝炎,100例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另选30名正常者为健康组。比较分析各组舌象与植物血凝素(PHA)皮肤试验,IgG,IgA,IgM的关系。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中,随着病情加重,免疫功能严重失调,正常舌象越来越少,出现相应的病理舌象。在常见的红舌,黄腻苔,黄苔等异常舌象中,无情加重,免疫功能严重失调,正常舌象越来越少,出现相应的病理舌象。在常见的红舌,黄腻苔,黄苔等异常舌象中,无论舌象是单个还是三种混合,许多情况下都提示机体免疫功能亢进;淡白,胖大舌,白腻苔等舌象则相反;暗紫舌常只提示免疫功能异常,其中观察舌形及色泽比观察舌苔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乙肝“大三阳”患者中,舌象与免疫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温惠贤 《新中医》1999,31(2):53-53
患者男,60岁。因反复头晕眼花,气短乏力,心悸胸闷14年,严重时夜间胸闷如窒而惊醒,加重1天,伴面色白,形寒肢冷,咽干少津,心烦少寐,于1997年11月6日入院。检查:神疲,舌淡无苔而干,脉迟涩无力。BP12/8kPa,脉搏缓慢,夜间最慢时36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