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8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365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121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404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1253篇
内科学   497篇
皮肤病学   89篇
神经病学   133篇
特种医学   2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81篇
综合类   2130篇
预防医学   1022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823篇
  14篇
中国医学   838篇
肿瘤学   222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67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组织内的钠依赖葡萄糖转运体(SGLT1),葡萄糖运载蛋白2(GLUT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均在SPF级动物实验中心饲养。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的大鼠模型。造模成功之后,对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大鼠分别进行电针"足三里"穴、非经非穴点干预处理7天。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的SGLT1和GLUT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的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脾气虚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部分损伤,足三里组的小肠黏膜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 0. 05);足三里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相比于脾气虚组有所升高(P 0. 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气虚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基因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参与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作用进而改善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抗纤Ⅰ号方剂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CCl4、高脂饮食和乙醇等综合因素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中药和西药治疗组。分别治疗42 d后,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变化、半定量PCR检测肝组织MMP1、TIMP-1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优于模型组和西药治疗组;血清肝功能指标中药治疗组ALT和AST(108±24,142±23)显著低于模型组(242±34,248±20)和西药对照组(123±39,216±25,P<0.05);肝纤维化指标中药治疗组HA和LN(270±79,62±10)显著低于模型组(769±67,109±26)和西药对照组(346±62,79±13,P<0.05);中药治疗后能够明显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以及TIMP-1 mRNA的表达量,但MMP1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抗纤Ⅰ号通过下调TIMP-1mRNA减弱对MMP1的抑制作用,使Ⅰ、Ⅲ型胶原的降解增强而使肝纤维化逆转。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以手、足及口腔出现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1982年在我国首次报道,1983年在国内有过广泛流行。南方在夏秋季有散发病例,最近在我市亦有散在病例,现将2003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经治的8例患者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7.1呼吸道肿瘤我国梁业民等报道了鼻咽癌患者CD8^ :细胞和CD;细胞失衡,患者外因血CD3^ 和CD4^ 细胞明显降低,CD8明显增高导致机体免疫反应中心环节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因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肿瘤细胞不断生长,这和Hemberg等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7.
丸剂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即有记载。临床多用于治疗慢性病或久病体弱,病后需要调和气血的患者,应用比较广泛。现就蜜丸的制作易发生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分述如下:①蜜丸的软硬度。蜜丸的软硬程度,应当掌握在不影响丸粒的成型和制成丸粒后不变形为原则。  相似文献   
8.
看过《小人国历险记》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小人国里的人矮小得出奇,生活习俗十分有趣。在现实世界上,确实也存在过“矮人国”。不久前,在秘鲁中部地区发掘出一座古城遗址。据专家考证,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是一个身材比非州侏儒种族还要矮小的古代人种,平均身高只有70厘米。作出这个结论,不仅仅是根据这些人遗留的骨骼,而且是因为他们使用的劳动工具和武器的尺寸都非常小。  相似文献   
9.
呕吐是临床常见病症,其病位在胃,病机为胃气上逆。但五脏之气相应,病气相传,久吐不愈,或反复发作,又每多关于五脏。笔者从平调五脏入手,结合和胃,治疗顽固性久吐不已着,每天获良效,现结合临床,分析介绍如下。1.中虚气陷运脾升清脾与胃同居中焦,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胃为阳土,得阴始和。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人体升降,无器不在,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降相因,故脾虚气陷而升清无权者,必影响胃之和降。临证见呕吐久久不止,伴腹胀便溏、面黄不华、四末不温或伴见脱肛、便血、肛门虚坠者,可辨属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所致。治…  相似文献   
10.
内服石杉碱甲配合能力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苗秀润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551-25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