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微导管在恶性胸水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 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微导管引流加胸腔内注药及常规胸穿抽液加胸腔内注药。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微导管引流)CR8例(30 . 7% ) ,PR14例(5 4 . 8% ) ,有效率84 . 5 % ;对照组(常规胸穿抽液)CR5例(2 0 8% ) ,PR 8例(33 3% ) ,有效率5 4 2 % ,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对照组部分病例出现气急,心悸等副作用,治疗组无类似副作用。结论 运用微导管引流加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定昌  涂志全 《医学综述》2007,13(23):1897-1898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97例晚期肿瘤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3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夜中静滴,每天1次,20d为1个疗程。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改善体质,对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疗效。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有控制肿瘤生长,改善体质,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对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法,将化疗患者分为两组:A组,第1周期用甲泼尼龙联合昂丹司琼;B组,第1周期单用昂丹司琼,第2周期A、B组交叉使用。结果使用甲泼尼龙组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的控制率均高于未使用甲泼尼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可作为预防和控制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沉默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干扰素-γ(IFN-γ)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SOCS1干扰序列沉默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系Mel526中SOCS1的表达;然后给予IFN-γ刺激后,观察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1及磷酸化STAT(pSTAT)1和IFN-γ调节因子1(IRF-1)表达水平变化.MTT法检测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对IFN-γ敏感性的变化.细胞计数的方法观察细胞的增殖速度.采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SOCS1干扰序列可有效沉默Mel526中SOCS1的表达,并且细胞周期中S期明显延长,抑制SOCS1的表达后,增殖实验表明Mel526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给予IFN-γ刺激后pSTAT1及IRF-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TT实验表明SOCS1表达抑制后IFN-γ对Mel526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o)显著降低.结论:SOCS1表达抑制后,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Mel526的增殖能力下降,并且其对IFN-γ的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受体(CXCR4)拮抗剂(AMD3100)对三阴性乳腺癌MDA MB 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设MCF10A细胞组、三阴性乳腺癌MDA MB 231细胞组、氟尿嘧啶组(8.0 μg·ml-1)、CXCR4拮抗剂低、高剂量组(4.0,8.0 μg·ml-1),测定各组癌细胞的细胞活力、单克隆形成数目、细胞凋亡率、穿膜孔数,及三阴性乳腺癌MDA MB 231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 1)、CXCR4、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半胱氨酸蛋白酶 6(caspase 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蛋白水平。 结果: 与MCF10A细胞组比较,MDA MB 231细胞组吸光度(A)值、存活率水平、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SDF 1、CXCR4、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caspase 3、caspase 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DA MB 231细胞组比较,氟尿嘧啶组、CXCR4拮抗剂低、高剂量组的A值、存活率水平、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SDF 1、CXCR4、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caspase 3、caspase 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氟尿嘧啶组比较,CXCR4拮抗剂低剂量组的A值、存活率水平、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SDF 1、CXCR4、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caspase 3、caspase 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CXCR4拮抗剂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MD3100能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 MB 231细胞增殖、侵袭,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AMD3100能特异性阻断三阴性乳腺癌MDA MB 231细胞 SDF 1、CXC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导致其SDF 1/CXCR4信号传导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免疫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的近期疗效及相关机理。方法28例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患者采用顺铂(DDP)加高聚金葡素(HASL)或白介素2(IL-2)进行腹腔灌注治疗,予B超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腹水变化情况。结果腹腔免疫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有效率82.1%,其腹水消退率明显高于单纯腹腔化疗,而且毒性较低。结论顺铂联合抗肿瘤生物调节剂腹腔内灌注对消化道肿瘤合并癌性腹水的治疗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 72 例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6 例,治疗组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40 mg,q 12 h,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 30 ml 稀释后静脉滴注,qd.对照组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40 mg,q 12 h.两组治疗后第 3、7 和 14 d 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第 7 d 治疗组、对照组疼痛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88. 9% 和61. 1%(P = 0. 014);治疗后第 14 d 治疗组、对照组疼痛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91. 7% 和 75. 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14 d 内人均羟考酮剂量调整次数,治疗组(1. 44 ± 1. 40)次,对照组为(2. 47 ± 1. 97)次,差异有显著性(P < 0. 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33. 3% ,显著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 61. 1%(P < 0. 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良好,并可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涂志全 《中原医刊》2001,28(11):16-17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方法:我科自1990年7月-2000年6月10年间共施行中、大手术1446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81便。对引起脂肪液化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肥胖、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及术后未予切口红外线照射理疗等因素各自与非肥胖、术中不使用电刀及术后切口理疗等比较,切口脂肪液化率均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如肥胖患者同时具有术中长时间使用电刀及术后未予理疗等因素,与任何具有单一病因的患者比较,切口脂肪液化发病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结论:切口脂肪液化病因繁多,非单一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重症胆管炎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对我院1990-2000年间收治的134例,年龄在70岁以上的重症胆管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不同时机手术患者的愈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先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择期手术组死亡率较早期及中晚期手术组均低,但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重症胆管炎患者较理想的手术时机为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腹腔免疫化疗前后对腹水中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9—9)的影响,探讨其作为腹腔免疫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对39例进展期消化道肿瘤伴腹腔转移及癌性腹水患者,在行腹腔免疫化疗前后,采用免疫放射法检测AFP、CEA、CA19—9及常规脱落细胞检查,将每例腹水中上述肿瘤标记物读数在免疫化疗前后进行自身对照,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腹腔免疫化疗后,免疫化疗有效组(部分缓解+完全缓解)人数比为53.9%(21/39),肿瘤标记物下降比率分别为:AFP38.1%(8/21)、CEA52.4%(11/21)、CA19—947.6%(10/21),化疗无效组(无效+进展)人数比为46.1%(18/39),肿瘤指标下降比率分别为AFP11.1%(2/18)、CEA11.1%(2/18)、CA19—95.6%(1/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腹腔免疫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6.2%、33.3%、14.3%和38.9%、27.8%、11.1%。当对免疫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在不同时期生存率分别进行X^2检验时,发现化疗有效组能有效提高6个月生存率(X^2=4.15,P〈0.05),而个月以上两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免疫化疗前后检测腹水中上述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对腹腔免疫化疗疗效的评价及预后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