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下调血管生成素( ANG )基因表达,对膀胱癌移植瘤生长及p-AKT、p-GSK3β、p-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ANG mRNA的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和无同源性的对照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稳定转染膀胱癌T24细胞,根据转染质粒不同分为3组:T24组为正常T24细胞,T24-NC组为转染阴性对照质粒T24细胞,T24-siANG组为转染干扰质粒T24细胞。通过筛选、鉴定后,将各组细胞皮下注射到BALB/c裸鼠中,观察肿瘤生长和肿瘤微血管密度、肺上肿瘤转移灶的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31、p-AKT、p-GSK3β、p-mTOR的表达。结果与T24-NC组相比,T24-siANG组瘤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抑瘤率为57.46%。 HE染色显示,T24-siANG组肿瘤微血管较T24和T24-NC组明显减少,T24-siANG组CD31、p-AKT、p-GSK3β、p-mTOR表达呈弱阳性反应。结论下调ANG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抑制膀胱癌移植瘤生长,并通过降低CD31、p-AKT、p-GSK3β、p-mTOR表达抑制膀胱癌裸鼠移植瘤增殖及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在不规则抗体筛检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4800份输血病人血清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并与不规则抗体阴性的供血者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结果:15例不规则抗体阳性,其中交叉配血不合10例,相合5例。结论:锻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可应用于不规则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浓缩血小板机采和手工制备方法的质量及临床应用效果 ,提高浓缩血小板质量。方法 :通过对手工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和机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对比监测以及相应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机采血小板的数量、混入红细胞和白细胞三项指标都优于手工制备的血小板 ,临床输血反应少 ,输注疗效佳。结论 :机采血小板具有较好的疗效 ,该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就诊患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状况。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2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部分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IV抗体,统计分析科室、年龄、性别分布及各年的感染状况。结果在56 208人中共检出142例HIV抗体阳性血清,其中20~50岁龄段的占78.87%,男女比例为2.55∶1,科室分布以门诊、内科为主,2002年检出率最低,为0.055%,2007年检出率最高,为0.481%。结论HIV的感染率逐年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感染者分布科室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综合性医院对所有住院病人均进行HIV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丙型肝炎(丙肝)患者丙肝病毒(HCV)RNA、HCVAb及HCVcAg 3项指标,评估三者在丙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丙肝的80例患者以及50例非丙肝感染者的血清进行HCV RNA、HCVAb以及HCVcAg检测。结果 80例丙肝患者中,HCV RNA、HCVAb、HCVcAg阳性率分别为87.5%、81.3%、30.0%;试验组中,HCV RNA、HCVAb以及HCVcAg三种检测项目之间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 RNA、HCVAb、HCVcAg三项实验敏感性分别是87.5%、81.3%、30.0%,特异性分别是98.0%、92.0%、96%,阳性预测值分别是98.6%、94.2%、93.2%。结论在诊断丙肝的三项检测指标中,HCV RNA检测对丙肝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最好;HCVAb检测次之,HCVcAg检测较差。  相似文献   
6.
涂业桃 《医学综述》2014,20(20):3836-3837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60例HCV患者,采用胶体金法和ELISA法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胶体金法和ELISA法检测HCV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0%和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ELISA法作为检测HCV抗体阳性的标准,胶体金法对于HCV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9.88%。结论胶体金法进行HCV抗体检测与ELISA法并无差异,且胶体金法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检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M抗体对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进行血型鉴定的27 620例标本,其中26例标本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经盐水介质法复查,仍有8例标本正反定型不符。对这8例标本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经鉴定,8例标本的血清中检出5例抗-M抗体(62.5%),2例抗-I抗体(25%),1例抗-Lua抗体(12.5%)。经卡方检验,抗-M抗体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M抗体干扰ABO血型鉴定,容易引起血型鉴定错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红蛋白(Mb)在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对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88例窒息新生儿进行CK-MB、cTnT和Mb检测。结果窒息新生儿组CK-MB、cTnT和Mb值与健康新生儿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且与窒息程度呈正比。结论窒息对新生儿心肌产生损伤,CK-MB、Mb和cTnT3项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心肌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基于步积式采血法的贮存式自身输血(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PABD)对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200例,均符合实施PABD的标准.实验组100例,实施PABD,术前采用步积式采血法采集自身血液进行储备,术中回输;对照组100例,患者在术中实施异体输血.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输血不良反应、术后感染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预后显著改善(P<0.05);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结论 对于择期手术患者而言,基于步积式采血法的PABD的临床疗效优于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