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估4mg唑来膦酸单次静脉滴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移位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术后1d,试验组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4mg(溶于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定期通过CT薄层扫描(层厚0.3mm)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假体移位距离;监测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变化情况并作比较;采用Harris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年,两组患者股骨柄下沉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髋臼杯上移及内移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7周、6个月、1年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所有时点骨钙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7周、6个月、1年、2年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试验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次使用唑来膦酸可增加非骨水泥假体稳定性,提高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24例)和非血栓组(126例),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血栓组年龄、BMI指标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栓组吸烟史、高血压史、术后卧床时间(≥3天)、血液高凝(是)比例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BMI的AUC分别是0.992,0.72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7岁、27kg/m2;年龄、BMI、吸烟史、高血压史、术后卧床时间(≥3天)、血液高凝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年龄、BMI、吸烟史、高血压史、术后卧床时间(≥3天)、血液高凝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当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DVT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