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着以评促教的思想,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医学影像教学形成评价的课程设计及初步实践。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医学影像资源库,包括教学资源库、理论试题库和影像病例库,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的形成性评价,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探索并制订合理的形成性评价量化指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拓宽知识面。形成性评价教学后,学生认为该形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牢固掌握重点知识,获得老师的及时指导,提高了学习效果。逐步推进和完善医学影像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还要在师资队伍中建立和强化形成性评价教学理念,这是实施教学改革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和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CD患者的MRI影像图像及临床诊治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因神经系统损害体征起病,血清维生素B12降低6例,升高2例,正常4例。1例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1例患者MRI检查能直观地显示病灶,其中1例表现为脊髓萎缩,其余10例表现为颈胸段脊髓后、侧索的对称性T1WI等或稍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其中1例合并颅内异常信号。患者经维生素B12治疗后,11例症状有明显改善,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 MRI检查能准确显示病变部位,且病灶形态具有一定影像学特异性,对SCD的诊断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18F-FDG PET/CT、11C-MET PET/CT及MRI诊断神经胶质瘤能力的差异。方法 对60例临床疑似神经胶质瘤患者行18F-FDG PET/CT、11C-MET PET/CT和MR检查,经手术或活检获得病理诊断。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18F-FDG PET/CT、11C-MET PET/CT及MRI诊断神经胶质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三者间差异。结果 本组60例中,36例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18F-FDG PET/CT、11C-MET PET/CT和MR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50.00%(18/36)、75.00%(18/24)、60.00%(36/60),97.22%(35/36)、91.67%(22/24)、95.00%(57/60)和63.89%(23/36)、79.17%(19/24)、70.00%(42/60)。11C-MET PET/CT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均高于18F-FDG PET/CT和MRI(P均<0.05);11C-MET PET/CT诊断低级别胶质瘤(I级和Ⅱ级)的灵敏度[94.12%(16/17)] 明显高于18F-FDG PET/CT[5.88%(1/17);P<0.5] 。结论 11C-MET PET/CT显像诊断神经胶质瘤的能力高于MRI及18F-FDG PET/CT显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木村病的MRI及CT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木村病7例完整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以中年男性多见,病史长,7例外周血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血清IgE均明显增高。6例表现为颌下、腮腺及耳周区的慢性无痛性肿块,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病侧局部皮下脂肪层萎缩。另有1例仅表现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的肿大。病灶MR平扫一般表现为T1WI呈等低或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均见明显强化。CT平扫病灶区密度较正常腮腺高,病灶清或不清。结论木村病的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术前可以诊断。  相似文献   
5.
病例资料 男,54岁,体检发现右下肺野肿块8年.患者自诉8年前体检发现右肺肿块,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随访肿物一直未见明确增大.近4个月来患者出现运动后乏力,外院就诊时体格检查呈贫血貌,诊断为贫血,行胸部CT及PET/CT检查示右肺巨大肿物,考虑为恶性肿瘤.既往3年前有甲状腺瘤手术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专科检查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实验室检查:RBC 2.26×1012/L,Hb 65 g/L;非小细胞肺癌抗原(CFRA21-1)轻度增高(3.41 ng/ml);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及癌胚抗原(CEA)均在正常范围. 饶医生:正位胸片示一巨大肿物占据右中下肺野大部,上下缘较光滑,内侧缘与纵隔分界不清,外侧缘与右胸壁相贴,侧位胸片见肿物与心影重叠;病灶密度较均匀,未见钙化或空洞.CT检查示右侧胸腔内巨大肿块,边界较清楚,其内见多发囊变、坏死区;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呈明显且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右肺中叶呈压迫性不张,增强后均匀强化.PET/CT检查示该肿块对18F-FDG呈高摄取,代谢活跃,其他部位未见异常18F-FDG高摄取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实用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并对其恶性度进行分级。方法本研究获得了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影像资料的研究,免除病人的知情同意。2008年5月—12月间对连续的3414例共3674个局灶性甲状腺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FNAB),其中病理及随访资料齐全的1638例(女性  相似文献   
7.
病例资料男,15岁,3个月前偶然发现左肱骨一无痛性肿物,无明显进行性增大.无畏寒发热、四肢抽搐、肢体麻木.左上臂前内侧可触及一3 cm×3 cm×3 cm大小质硬肿物,无活动,无压痛,肢体血运感觉正常,左上肢活动自如.X线及CT资料见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0T MR三维时间飞跃(3D-TOF)与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融合图像在三叉神经及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前评估三叉神经、面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VD治疗的36例三叉神经痛(TN)及31例面肌痉挛(HF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2名医师评判三叉神经、面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的一致性,分别比较TN及HFS症状侧及无症状侧神经血管压迫(NVC)征象出现率的差异;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3D-TOF与3D-FIESTA序列融合图像对症状侧神经与血管关系的诊断效能。结果 2名医师评价症状侧及无症状侧三叉神经及面神经与血管关系的一致性均好(P均<0.001)。TN及HFS患者症状侧NVC征象出现率均明显高于无症状侧(χ2=26.13、20.81,P均<0.001)。3D-TOF与3D-FIESTA序列融合图像诊断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2%(35/36)、97.06%(33/34)、100%(2/2)、100%(33/33)和66.67%(2/3);诊断面神经与血管关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5%(29/31)、96.55%(28/29)、50.00%(1/2)、96.55%(28/29)和50.00%(1/2)。结论 3D-TOF与3D-FIESTA序列融合图像能清晰显示神经与血管的空间关系,可为MVD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显微线圈及三维翻转稳态自由进动扩散加权成像(3D-PSIF-DWI)在腮腺肿瘤术前面神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以手术所见作为标准,比较12例腮腺肿瘤利用4 cm显微线圈联合3D-PSIF-DWI及头颈线圈常规MRI,面神经腮腺段与肿瘤关系的情况显示率及与手术符合率.结果 显微线圈和3D-PSIF-DWI面神经腮腺段主干、颞面干、颈面干、颞面干分支、颈面干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100%、83.3%、75%、41.7%、50%,与手术所见符合率为100%.而头颈线圈常规MRI平扫均未见面神经腮腺段的显示,增强扫描25%显示面神经腮腺段主干,均未见分支显示.结论 显微线圈和3D-PSIF-DWI能清晰显示面神经腮腺段及主要分支与肿瘤的关系,可以用于腮腺肿瘤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转移瘤(pefitoneal carcinomatosis,PC)的MRI表现特征,重点探讨DWI对PC的诊断价值。方法49例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PC,MRI检查包括T_1WI、T_2WI、DWIBS和增强3D THRIVE序列,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并将腹膜腔肿瘤的分布、大小及DWI信号强度进行观察并记录,如意见不同,通过讨论达成一致。结果 PC的MRI表现:壁层、脏层腹膜线状增厚4例、不规则线状增厚35例、肠道表面浆膜增厚11例;大、小网膜污垢状增厚22例、饼状增厚14例;肠系膜污垢样改变12例;腹膜腔软组织结节、肿块46例、囊陛肿块6例;其他表现:腹腔积液45例、腹部原发癌灶25例、腹部淋巴结肿大12例。本组腹膜腔共有348个部位受累,经双变量相关分析统计,KendaN相关系数为0.438,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73,均为P0.001,提示病灶大小与DWI信号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并不密切(相关系数小于0.5)。结论 MRI能显示PC及其范围,同时检出其腹部原发癌灶,充分认识其MRI表现,不难对PC做出准确的诊断。DWI有助于PC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