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陆地与海上不同环境条件对海水浸泡犬复合型颅脑火器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犬30只,制作成复合型颅脑火器伤动物模型(颅脑火器伤+开放性胸部伤+开放性腹部伤+烧伤).动物致伤后随机分为3组,即A组(陆地非海水浸泡)、B组(陆地海水浸泡)和C组(海上海水浸泡),每组10只.采用:Powlab/8sp生理记录仪动态监测体温、呼吸(R)、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监测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变化.结果 C组伤情明显重于A组和B组,表现为生命体征紊乱,呼吸明显加快,循环、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低体温,血浆渗透压升高,高钠、高氯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导致动物生存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结论 海上环境对海水浸泡复合型颅脑火器伤犬的生命体征和生化指标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舰员体质与常见病症的相关性,制定针对性的医疗保健措施,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某部1000名舰员进行了调查体检,经研究分析,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和数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军事训练致热射病326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射病一般病情严重,病死率高。部队在高温高湿环境作业、训练、演习,热射病发病率往往会增高。近年来,我们共救治热射病32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近6年来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医院感染因素,探讨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175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307例,医院感染率7.35%;2000年1月-2005年12月医院感染率分别为9.54%、9.12%、6.80%、7.35%、6.61%、5.94%,感染率呈总体下降趋势;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36.81%)、胃肠道(21.83%)、下呼吸道(11.40%)为主;分析其2002年1月-2005年12月4年中月感染率,感染病例集中在1~4月份,与季节相关。结论心理治疗科住院患者特质、病房拥挤程度及季节环境影响、封闭式管理、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与医院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
医院野战医疗所开设码头救护所模拟展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野战医疗所开设码头救护所救护流程及职责,为提高海战救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海战伤的特点,每次100名官兵分别扮演不同的海战伤员。野战医疗所成员120人分成9组,包括指挥组、分类后送组、防疫洗消组、抗休克组、手术组、医疗2组、医疗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根据码头救护所的流程与各自的职责展开5次训练。分析海战时码头救护所救护特点和人员状况,将码头救护所的救治岗位进行合理分配,对各级救护人员工作流程及职责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5次模拟训练展开保障能力不同,第1~3次分别为不及格、及格和良好,第4、5次均为优秀,第5次与其他次比较为最好(P〈O.01)。结论通过野战医疗所开设码头救护所救护流程及职责训练,可提高海上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码头救护所救护理论。  相似文献   
6.
海军陆战部队军事训练皮肤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海军陆战部队官兵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条件下军事训练时皮肤病患病情况。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海军陆战部队某部官兵,分别在春季、夏季和野外军事训练时,进行3次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次调查共检出皮肤病53种,其中常见皮肤病21种;3次皮肤病发生率分别为26.2%、31.5%和43.1%。3次发生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心身性皮肤病和外因性皮肤病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感染性皮肤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先天性及其他皮肤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海军陆战部队皮肤病患病情况与气候、环境、训练项目和强度有关。应采取提高医务人员诊治水平、普及皮肤病防治常识、改进作训穿着装备和研制适宜药物等预防措施,降低皮肤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创新是医院发展的主要动力,明确了替代、创造与创新的概念和区别;阐述了医院创新表现的主要内容特征;提出了应建立的医院创新表现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伽马刀放射治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伽马刀放射治疗组(21例)及常规治疗组(35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或放射治疗)后第3~6个月随访,由专人运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等问卷进行测试。观察患者疼痛改善、服药、神经心理及睡眠情况。结果治疗后,伽马刀放射治疗组疼痛评定指数(pain ratingindex,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等得分(分别为4.24±0.40,1.29±0.10,1.22±0.04)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21.90±1.41、4.49±0.33、2.37±0.07);平均每天卡马西平用量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SQI总分及7个因子得分、HAD得分优于常规治疗组;PSQI总分及PRI、VAS、PPI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结论伽马刀放射治疗是对治疗PTN有效,可以改善患者疼痛及其相关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