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肾衰宁胶囊联合百令胶囊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功能、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钙磷代谢、微炎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10该院肾内科维持性腹膜透析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予常腹膜透析和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常伴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慢性肾脏病伴心血管疾病中医病机病因较为复杂,其病机应为正虚邪伏。正虚以心脾肾亏虚为主,由于正虚使得水湿、痰浊、气滞、瘀血、毒邪病理产物产生,这些病邪潜伏人体又耗伤正气,加重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在其治疗中既要避免扶正留邪,又要防止攻邪伤正,根据疾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肾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过程中产生的共同病理变化。许多研究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为抗肾纤维化的靶点。Wnt/β-catenin与中医的伏毒学说极为相似,肾纤维病理观也与中医肾微型癥积形成貌同,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文章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肾纤维化的关系、肾纤维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伏毒关系、肾纤维化伏毒致微型癥积形成、肾纤维化及中西医病理形成过程及关系及中医药从"湿、瘀、毒"的伏毒干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延缓肾纤维化进展等方面进行论述"Wnt/β-catenin-伏毒-微型癥积-肾纤维化"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衰方对慢性肾脏病(CKD)肾性贫血患者的干预作用及对炎症、铁代谢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70例CKD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干预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肾衰方,两组疗程均为12 w。观察两组干预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AST)、铁调素和铁蛋白水平。结果 随炎症、铁调素水平升高,CKD患者贫血显著加重(P<0.05)。干预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Scr、BUN、IL-6、TNF-α、hs-CRP、铁调素、TIBC、铁蛋白水平显著下降;Hb、HCT、RBC、SI、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后中医症状积分、Scr、BUN、IL-6、TNF-α、hs-CRP、铁调素、TIBC、铁蛋白水平显著降低;Hb、HCT、RBC、SI、TAST水平显著...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常伴随着心脏损害。我们认为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的病机为正虚邪伏。正虚以心脾肾亏虚为主,邪伏以"湿、瘀、毒"内蕴为主。将中医病机与现代中药分子生物学相结合,进一步探讨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的作用机制并结合示意图进行概况,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20、40 mg·kg-1·d-1大蒜素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是指临床上出现肾脏损害指征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间超过3个月的临床证候群,皮持衡教授擅长治疗本病。认为慢性肾脏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主要从"虚、湿、瘀、毒"着手。认为虚是慢性肾脏病的始动因素,瘀、湿是慢性肾脏病形成物质基础,毒在其加重和复发不可忽视。在慢性肾脏病的发展发展过程中,"虚、湿、瘀、毒"并非单独致病,常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治疗需标本兼顾,病证结合,中西合参,达到阴阳平衡,从而改善慢性肾脏病临床症状。故文章从"虚、湿、瘀、毒"等方面进行阐述皮持衡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思路,并结合病案进一步佐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蒜为药食同源食物,中医文献记载大蒜可用治关格病症(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大蒜素为大蒜的提取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肿瘤、细菌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方面具有广泛药理学作用。近年来,大蒜素在肾脏疾病中的药理学作用也被挖掘。大蒜素可多途径、多靶点保护肾脏,对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纤维化、肾肿瘤等均有一定作用。今后有关大蒜素的研究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系统研究大蒜素防治肾脏疾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环节,研制适合临床长期使用的新剂型,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大蒜为药食同源食物,中医文献记载大蒜可用治关格病症(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大蒜素为大蒜的提取物,在防治心血管疾病、肿瘤、细菌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方面具有广泛药理学作用。近年来,大蒜素在肾脏疾病中的药理学作用也被挖掘。大蒜素可多途径、多靶点保护肾脏,对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纤维化、肾肿瘤等均有一定作用。今后有关大蒜素的研究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系统研究大蒜素防治肾脏疾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环节,研制适合临床长期使用的新剂型,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假手术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结合一次性腹腔注射等体积枸橼酸缓冲液。造模成功后,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0、20、40 mg·kg-1·d-1大蒜素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采用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二氢乙啶(DHE)荧光探针检测肾组织活性氧簇(RO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18阳性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升高,肾组织ROS水平及NLRP3、ASC、Caspase-1、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