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胃癌可切除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诊治的胃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128层螺旋CT检查,评估胃癌可切除性并记录影像学特征。结果在120例患者中,螺旋CT诊断为Ⅰ期66例、Ⅱ期24例、Ⅲ期18例、Ⅳ期12例,与病理分期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5.0%。CT评价胃癌可切除68例,实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65例,CT对胃癌可切除状况的评估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5%和98.1%。全胃切除35例,胃部分切除30例,都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28层螺旋CT在胃癌中的应用可准确判断临床分期,具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有利于指导与评估手术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灌注加权成像(PWI)对急性脑缺血患者脑梗死灶周围有半暗带组织(IP)的影像学价值。方法:对临床83例超急性期(<6h)脑梗死进行数据采集,其中11例因义齿、病人烦躁等产生较大的伪影,数据不可靠而未能成功。成功72例,动脉性脑梗死50例,其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26例,大脑后动脉供血区14例,大脑前动脉供血区9例,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同时梗死1例;基底节区梗死22例。结果:在动脉性脑梗死中病灶周围存在半暗带区,在基底节区梗死中没有半暗带区。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序列能显示动脉性脑梗死灶周围的低灌注区,即半暗带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诊为肝癌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记录造影参数,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81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肝癌67例,肝硬化14例,肝癌患者的BF值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BV、TTS与TTP值显著低于肝硬化(P<0.05)。CT三维重建图像均可清晰所有患者的肝动脉,MIP、DSA、MPR/CPR重建方法显示肝血管有高度一致性,重建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分别为95.5%、81.3%和95.1%。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可反映肝脏血流的灌注状况,可清晰肝脏血管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以提高临床对COVID-19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60岁,年龄中位数为39岁.4例(4/6)有1周内武汉返回某地病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诊发现肺结节的60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19)和恶性组(n=41)。两组患者均行HRCT检查及血清CEA、NSE水平检测,并以SPN为状态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HRCT征象及血清CEA、NSE鉴别诊断SPN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分叶征、毛刺征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血清CEA、NSE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HRCT分叶征、毛刺征征象联合血清CEA、NSE鉴别诊断SP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值=0.896),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2.90%、89.50%。结论肺癌患者HRCT征象多表现为分叶征及毛刺征,且血清CEA、NSE水平异常升高,HRCT联合血清CEA、NSE检测对良恶性SPN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增强CT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诊断肾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肾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别行肿瘤标志物检查、CT和增强CT扫描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独立进行,检查结果进行独立分析。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病理分型、分期准确性,并分析肾癌患者CT扫描影像学表现。结果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病理分期方面准确率均高于CT扫描检查,而CT扫描在检查病理分型准确率均高于肿瘤标志物检查。CT扫描影像学表现为2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增强扫描肾病症呈明显强化改变;17例肾下极局部轮廓外突,可见异常密度影,增强后皮髓交界期可见病灶明显强化,实质期呈等密度;12例肾轮廓明显增大,可见低密度灶,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增强后病灶无明显强化;10例伴肝、后腹膜转移,肾见软组织团块,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结论 CT和增强CT扫描影像学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增强CT扫描、肿瘤标志物检查在肾癌病理分型和病理分期方面准确性各有优势,二者联合检测对诊断肾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RI联合血清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丙二醛(MDA)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本院就诊疑似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90例,先后进行CT、MRI检查与血清学检查,观察患者影像学联合血清诊断特点以及价值。结果CT检测结果与MRI检测肾上腺疾病类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皮质增生Mn-SOD水平高于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MDA水平低于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P<0.05);肾上腺皮质腺瘤Mn-SOD水平低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MDA水平高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0.05);多层螺旋CT、MRI联合血清Mn-SOD、MDA诊断肾上腺皮质增生与皮质腺瘤ROC曲线下AUC=0.981高于单独CT扫描AUC=0.849,MRI检查AUC=0.763,MDA诊断AUC=0.907,Mn-SOD诊断AUC=0.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MRI联合血清Mn-SOD、MDA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ROC曲线下AUC=0.900高于单独CT扫描AUC=0.815,MRI检查AUC=0.711,MDA诊断AUC=0.676,MnSOD诊断AUC=0.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MRI联合血清Mn-SOD、MDA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效能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