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鹏  王建中  黄凤娥  沈纳  戚颖 《现代医学》2009,37(3):242-243
目的 比较不同鼻腔填塞材料在鼻内窥镜术后的疗效,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术后鼻内填塞物.方法 选择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窥镜手术后分别给予凡士林纱条(凡士林纱条组,n=50)和藻酸钙纤维加吸收性止血绫(联合填塞组,n=50)填塞鼻腔,24~48h后取出填塞物,根据控制鼻出血的有效性、填塞后患者不适程度、填塞物取出时间及取出填塞物后鼻出血程度评价疗效.结果 凡士林纱条组和联合填塞组鼻腔胀痛或头痛的发生率分别为92%和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取出填塞物后鼻出血率凡士林纱条组为66%,联合填塞组为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后鼻腔填塞时应综合考虑手术方式、控制出血及患者舒适度等因素.藻酸钙纤维加吸收性止血绫是良好的鼻内填塞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并与单用药物治疗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12~2013年就诊的112例采用高压氧联合药物(高压氧组)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同期单纯药物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高压氧对疗效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组听力显著改善,有效率达83.0%,对照组有效率为47.9%(P < 0.01);高压氧组耳鸣显著减轻,有效率为76.4%,对照组为51.4%(P < 0.01);在有眩晕的患者中,高压氧组88.2%有效,而对照组仅63.3%有效(P < 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病程长于14 d?伴有眩晕?既往有听力下降病史及重度聋患者的听力恢复相对较差,及早启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是提高突发性聋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接受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方法    96例尘螨过敏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纳入本研究,分别采用SCIT和SLIT方案,完成2年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其中SCIT组46例、SLIT组5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VAS评分)、药物用量评分以及疾病专用量表 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评价各组的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年后,SCIT组和SLIT组患者的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症状以及鼻部症状总评分(VAS评分)、药物用量评分均明显下降,SCIT治疗对减少药物使用的效果较显著,同SLI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QLQ评分均有下降,尤其在鼻部症状和实际问题这2个维度评分下降明显,与其他维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尘螨过敏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采用SCIT或SLIT进行为期2年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均能获得良好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程度未见明显差异,但是SCIT治疗能减少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梨状窝癌同期颈淋巴结转移特点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梨状窝癌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颈淋巴结同期转移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1、T2、T3和T4梨状窝癌同期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7%、59.4%、70.8%和63.6%。T1梨状窝癌同期颈淋巴结转移率与T2、T3和T4梨状窝癌同期颈淋巴结转移率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和T4梨状窝癌同期双侧颈淋巴结转移分别为2.7%(1/37)、12.5%(6/48)、18.1%(2/11),T2和T3、T4之间梨状窝癌同期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4例无颈淋巴结转移(cN0)梨状窝癌行改良颈清扫术,术后病理证实有10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达71.4%。64例梨状窝癌73侧出现同期颈淋巴结转移,转移区域主要集中在Ⅱ区、Ⅲ区和Ⅳ区,其转移例次构成比分别为33.55%、30.97%和25.16%;而Ⅰ区、Ⅴ区、Ⅵ区转移率较低,分别为3.87%、5.16%和1.29%。cN0和cN1转移淋巴结全分布在Ⅱ、Ⅲ和Ⅳ区,无Ⅰ区、Ⅴ区和Ⅵ区转移。cN0梨状窝癌Ⅱ、Ⅲ和Ⅳ区转移率分别为46.7%、33.3%和20.0%,cN1梨状窝癌Ⅱ、Ⅲ和Ⅳ区转移例次构成比分别为41.7%、33.3%和25.0%。cN2和cN3除Ⅱ、Ⅲ和Ⅳ区转移外,尚有少数病例出现Ⅰ区、Ⅴ区、Ⅵ区转移。结论:T2、T3和T4梨状窝癌易发生同期颈淋巴结转移;T3和T4梨状窝癌易发生同期双侧颈淋巴结转移;T3、T4梨状窝癌和颈淋巴结双侧转移的梨状窝癌较易出现转移淋巴结包膜外侵;cN0和cN1转移淋巴结全部分布在Ⅱ、Ⅲ和Ⅳ区;cN2和cN3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在Ⅱ、Ⅲ和Ⅳ区转移,Ⅰ、Ⅴ、Ⅵ区转移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淋巴造影在显示正常大小淋巴结的内在结构方面比CT、MRI准确,对颈淋巴结早期转移诊断将有一定的价值,其中间接淋巴造影显影淋巴结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就间接淋巴造影原理、造影荆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7.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发病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90%,死亡率为40%~50%,来源于口腔、口咽、鼻咽、下咽及喉。通常认为烟草、酒精的过度使用与HNSCC有关,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HNSCC的发生发展高度相关,尤其是口咽鳞状细胞癌(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PSCC)。本文对HPV相关HNSCC的分子生物学表现、致病机制、治疗进展、预防策略作一综述,为临床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接淋巴造影CT定位兔荷瘤VX2舌癌前哨淋巴结可行性。方法新西兰白兔9只,于左舌腹黏膜下接种VX2瘤,在接种VX2瘤后第21天于每兔舌腹黏膜下注射0.5ml欧乃派克(omnipaque)进行间接淋巴造影。于造影前及造影后1、5、15、20分钟行CT轴位扫描。扫描后再常规饲养24小时后在注射造影剂相同部位注射欧乃派克与亚甲蓝1:1混合液0.5ml,5分钟后处死动物,解剖颈淋巴结,将蓝染的淋巴结行CT扫描,全部淋巴结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在间接淋巴造影CT扫描指导下,位于喉、气管旁的增强淋巴结很容易被定位、发现,并与蓝染淋巴结位置相一致。肿瘤兔双侧颈淋巴结经病理学检查发现9只兔VX2舌癌的同侧颈深淋巴结均发生转移,但对侧颈深淋巴结无转移。颈浅和下颌下淋巴结无转移。同侧转移淋巴结横断面最大平均直径为(0.82±0.03)cm。在间接淋巴造影后1分钟,淋巴结增强最为明显,此后明显减弱,间接淋巴造影后1、5、15分钟的CT值分别为(687.4±55.6)Hu、(535.1±86.6)Hu和(282.3±19.4)Hu。转移性淋巴结增强显影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周边凹凸不平,正常颈深淋巴结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周边光滑,无充盈缺损。所有兔在造影整个过程中未见下颌下淋巴结、颈浅淋巴结和颈部血管显影。结论间接淋巴造影CT可定位兔VX2舌癌前哨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使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并对这些lncRNA调控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和分析。 方法 本研究使用微阵列来研究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配对的邻近非癌性甲状腺组织中lncRNA的表达。基因功能通过GO (Gene Ontology,GO)和通路分析进行评估,并预测lncRNA潜在的靶基因。 结果 与邻近的非癌性甲状腺组织相比,共有855个差异表达lncRNA,上调195个,下调660个(FC>2,P<0.05);2 370个差异表达mRNA,上调801个,下调1 569个(FC>2,P<0.05)。其中差异较大的lncRNA有23个,mRNA有79个(FC>4)。lncRNA-SLC34A2和它相关的mRNA GRCh38(NM_001177998)差异表达最为显著(FC=23.5)。差异表达的mRNA中显著富集的GO途径显示:一些与肿瘤有关,如“焦粘连”“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传导途径”和“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经过通路分析,42条信号通路在差异表达的转录后显著富集,其中“焦粘连”最为显著(P=8.499×10-7)并与47个差异表达基因有关。239个与其相关mRNA的lncRNAs可能与顺式调控有关。lncRNAs和mRNAs的位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基因的不同位点。 结论 本研究是甲状腺肿瘤相关的LNCRNA谱的补充,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差异表达的LNCRNA,并预测其功能靶向基因和途径。今后,笔者将选择更多的样本,深化对lncRNA分子机制和生化功能的研究,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Toll样受体-5(TLR-5)对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增殖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TLR-5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LR-5的蛋白表达。利用GEPIA数据库统计TLR-5对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与TLR-5相关的基因,并以相关系数绝对值>0.3为界,用Metascape分别以正相关和负相关基因行聚类分析。在Hep-2细胞系中用慢病毒构建TLR-5敲除和过表达的稳定细胞系,之后用鞭毛蛋白(flagellin)刺激24、48、72 h,通过检测CCK8的吸光度值(OD值)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TLR-5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IL-17的表达差异。利用TIMER数据库行TLR-5与免疫细胞浸润比例的相关性分析,并用TCIA数据库分析不同免疫细胞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TLR-5在喉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预后分析结果表明,高表达TLR-5的喉鳞癌患者较低表达者总体生存率更高。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TLR-5正调控淋巴细胞激活、免疫应答、细胞因子分泌、细胞黏附等过程;负调控核糖核酸酶复合物生成、翻译终止、核糖体大亚单位合成、蛋白质折叠及细胞周期等。TLR-5敲除组的OD值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过表达组;鞭毛蛋白刺激后,各组在各时间点的OD值较无刺激减小。TLR-5激活后上调IL-1β、TNF-α、IL-6和IL-17的表达。TLR-5的表达与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比例呈正相关,且B细胞浸润比例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TLR-5激活抑制喉鳞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炎症因子表达;TLR-5激活可招募多种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