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海莉  余娜  沈正军 《中国药房》2015,(9):1179-1181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常规治疗)、B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常规治疗)、C组(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各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IMTmax和斑块积分。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TC、TG、LDL-C、HDL-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患者与A组及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FIB、APTT、P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患者与A组及本组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且C组患者FIB较B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h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而B、C组患者较A组改善更显著,C组较B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IMTmax和斑块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而B、C组患者较A组改善更显著,C组IMTmax较B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独用药,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和IMT。  相似文献   
2.
大蒜素注射液治疗早搏1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蒜素注射液治疗早搏的疗效.方法:应用该药治疗132例不同病因、不同类型的早搏.结果:经大蒜素注射液治疗五天,早搏明显减少,有效率88%,其中以室上性早搏效果较好,有效率100%;在不同病因中,以病毒性心肌炎和冠心病效果较好(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4%);治疗后24小时总心率下降不明显(P>0.05),但P-R间期和Q-T间期显著延长(P<0.05).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ERP),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结论:大蒜素注射液是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量心肌细胞坏死不能再生,可引发心室重构和扩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成为心脏病致死的首要原因[1].目前冠脉再灌注治疗虽能挽救部分缺血心肌,但仍不能补充坏死心肌.因此,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虽然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然而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松属素(pinocembrin,Pino)对心肌梗死(MI)后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I组和Pino组,每组20只,后2组结扎左前降支血管建立MI模型,且Pino组于建MI前30 min大鼠尾静脉注射Pino 5 mg/kg,建MI后连续给药5 d。灌流体外心脏,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肌电生理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用马松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水平,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室NF-κB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MI组大鼠心室肌有效不应期(ERP)明显降低(P<0.05),动作电位时程(APD)、APD电交替及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明显增加(P<0.05);与MI组比较,Pino组大鼠ERP、APD50、APD90、APD电交替及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均显著改善[(59.0±6.6)ms vs(41.5±3.4)ms,(38.0±2.3)ms vs(54.0±1.0)ms,(74.8±8.8)ms vs(116.0±7.7)ms,(92.5±7.1)ms vs(106.3±5.2)ms,30.0%vs 80.0%,P<0.05]。Pino组大鼠TNF-α和IL-1β表达较MI组明显降低[(59.99±1.26)ng/L vs(70.46±2.13)ng/L,(40.94±1.74)ng/L vs(61.15±0.81)ng/L,P<0.05]。马松染色显示,Pino组大鼠心肌纤维化较MI组明显改善[(23.24±2.40)%vs(31.95±1.99)%,P<0.05]。Pino组大鼠NF-κB p65蛋白表达较MI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7±0.04 vs 0.57±0.09,P<0.05)。结论 Pino可显著降低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沈正军 《安徽医药》2016,20(9):1709-1711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1,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宽度情况。研究组患者根据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不同分为红细胞宽度增加组和正常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外周血红细胞宽度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均P<0.05);血红蛋白水平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组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组(均P<0.05),病死率比较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存在密切联系,红细胞分布宽度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胸痛(chest pain)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主要由胸部疾病所致。少数由其他疾病引起。胸痛程度因个体痛阈的差异而不同,也与疾病病情轻重程度不完全一致。且疼痛的部位对诊断不一定有很大意义,症状的严重性与病变程度不定成比例,胸内、外疾病皆可引起胸痛。胸痛其心电图改变如何;临床上报道少见。我科自2005年6月-2005年12月,有36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急诊患者,均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重点分析心脏损害情况和潜在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收治的31例COVID-19死亡患者的血常规、生化、血气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影像学、电生理检查等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入院首次检测指标与死亡前最后一次复查指标的差异。结果:31例COVID-19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为(64±15)岁,其中9例(29.0%)有明确的COVID-19患者接触史;14例(45.2%)无基础疾病,17例(54.8%)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COVID-19发病前病情稳定。与入院首次检查结果相比,31例患者死亡前最后一次的血氧分压[(52.8±4.6)mmHg vs(.38.5±6.1)mmHg,1 mmHg=0.133 kPa]、淋巴细胞比例[6.1(4.8,19.2)%vs.1.9(1.2,3.6)%]明显下降,C反应蛋白[(73.84±40.45)mg/L vs.(102.55±51.29)mg/L]、降钙素原[(0.92±0.73)ng/ml vs.(6.23±4.10)ng/ml]、白细胞介素-6[(7.63±2.64)ng/ml vs.(19.72±4.11)ng/ml]、肌红蛋白[69.9(36.0,120.0)ng/ml vs.392.7(78.1,1831.0)ng/ml]、心肌肌钙蛋白I[0.05(0.03,0.31)ng/ml vs.0.46(0.11,0.97)ng/ml]、B型利钠肽[(250.2±223.3)pg/ml vs.(798.9±568.1)pg/m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1例患者中,25例(80.6%)出现双肺病变,19例(61.3%)肺部病变大于单肺50%肺野。在住院期间有心电图检查结果的26例患者中,22例(84.6%)出现心律失常;在有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24例患者中,7例(29.2%)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其中2例(8.3%)左心室扩大。结论:重症COVID-19对心脏有一定程度的损害,推断主要与缺氧、细胞炎症因子风暴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可溶性重组蛋白质类信号4D(sSema4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HF患者11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及不同NYHA分级CHF患者血清LpPLA2、sSema4D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水平,分析CHF患者血清Lp-PLA2、sSema4D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Lp-PLA2、sSema4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43.670、21.005,P均=0.000),左心房内径(LAD)、右心室内径(RVD)、左心舒张末期内径(LVEDD)大于健康对照组(t=16.903、11.183、13.885,P均=0.000);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低于健康对照组(t=27.147、30.592,P均=0.000)。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CHF患者血清Lp-PLA2、sSema4D水平及LAD、RVD、LVEDD明显增加(F=49.842、38.674、35.821、26.382、41.377,P均=0.000),而LVEF、LVFS明显下降(F=61.760、52.374,P均=0.0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F患者血清Lp-PLA2、s Sema4D水平与LAD、RVD、LVEDD均呈正相关(Lp-PLA2:r=0.562、0.514、0.613,P均=0.000;sSema4D:r=0.642、0.576、0.625,P均=0.000),而与LVEF、LVFS呈负相关(Lp-PLA2:r=-0.511、-0.472,P均=0.000;sSema4D:r=-0.507、-0.458,P均=0.000)。结论随着CHF患者心功能的恶化血清Lp-PLA2、sSema4D水平升高,并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Lp-PLA2和sSema4D可能通过影响心室重构参与到CHF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急慢性心脏填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急症,可出现心搏量显著下降,动脉血压迭落,循环衰竭而休克^[1]。大量胸腔积液可导致纵膈移位。而有效的心包、胸腔穿刺抽出积液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我科于2006年1月16日~2007年6月26月对8例癌性心包积液及15例癌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静脉导管穿刺置管的方法,可及时抽吸或引流积液,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HCM患者92例,患者均行心脏超声造影检查,根据结果将其分为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正常组(n=24)和异常组(n=6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HCM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检验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和有效性。结果 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正常组比较,异常组NYHA分级更劣,淋巴细胞计数、LDL-C、Alb及LVEF显著降低,hs-CRP、NT-proBNP、Cys-C、hs-cTnI、LVEDD及LAD显著增加(P<0.05)。NYHA分级越高、LVEF降低及NT-proBNP、hs-cTnI、LVEDD增加均为HCM患者并发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以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其一致性指数(C-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