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在街头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血站为预防输血后肝炎而长期使用的检测项目。我国血站标准中明确规定,对献血者的ALT初筛用酮体粉法,复检用赖氏法。然而,街头献血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使用酮体粉初筛并不适合。因此,许多血站对街头献血者不做ALT初筛,从而造成一定量血液的报废。本站自2001年起,使用半自动牛化分析仪对街头  相似文献   
2.
无偿献血者4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建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06-3607
自《中华人民共和围献血法》颁布以来,本市的临床用血均来自无偿献血者,本站严格按照献血法的要求.对所献血液进行检测。本人把近年来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酮体酚法初筛ALT在农村无偿献血非固定采血点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无偿献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后,保证无偿献血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000年5月起采用现场酮体酚法初筛ALT,与金标试纸法检测HBsAg一起,同时作为对农村无偿献血非固定采血点采血前的筛选法,大大降低了因ALT不合格所致的血液报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新麦纤散中5种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Coelonin、薯蓣皂苷和茯苓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Coelonin、薯蓣皂苷、茯苓酸的含量。色谱条件:phenomenex-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和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Coelonin、薯蓣皂苷、茯苓酸分别在0.65~16.25μg·mL~(-1)(r~2=0.9996),0.42~10.50μg·mL~(-1)(r~2=0.9997),0.08~2.00μg·mL~(-1)(r~2=0.9998),0.37~9.25μg·mL~(-1)(r~2=0.9986),0.16~4.00μg·mL~(-1)(r~2=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3%、99.02%、98.55%、95.43%、97.66%,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1.27%、0.54%、0.53%、1.48%、0.81%。[结论]RP-HPLC梯度洗脱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能同时测定新麦纤散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Coelonin、薯蓣皂苷、茯苓酸的含量,可为完善新麦纤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麦纤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究其对UC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新麦纤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成功诱导UC模型后,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混悬液0.42 g·kg~(-1)·d~(-1),新麦纤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新麦纤散混悬液1.5,3,6 g·kg~(-1)·d~(-1),其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评估UC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F-κB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分别观察结肠组织PERK,eIF-2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和血清NF-κB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肠组织PERK,eIF-2α蛋白和mRNA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新麦纤散组DAI评分减少,血清NF-κB水平降低(P0.05),新麦纤散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新麦纤散对UC大鼠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eIF-2α/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蔗糖水预防献血反应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君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582-2583
目的:用喝糖水来缓解献血反应,减少和预防献血反应。方法:尝试在献血前给献血者口服蔗糖水和的方法来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结果:献血前口服糖水组的反应率为0.73%,明显低于口服温开水组的1.81%,有显著性差异(χ2=4.337,P<0.05)。一次献血200ml和400ml的总反应率分别为1.34%和1.26%,差异没有显著性(χ2=0.09,P>0.05)。结论:献血前口服糖水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降低献血反应率的方法,在无偿献血工作中推广一次献血量400ml是科学的、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麦纤散是郑红斌教授运用麦芽纤维防治溃疡性结肠炎(UC)这一访日留学研究成果,结合临床经验配伍而成。本实验旨在探讨在此基础上酌加白及组成的新麦纤散对UC大鼠结肠黏膜炎症及血清白介素(IL)-34、IL-35的影响。1材料1.1动物:60只SD大鼠,雄性,体质量200±20g,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沪)2013-0016,饲养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