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睫状体冷冻术后眼痛症状的成因及联合前房穿刺术后对减轻眼痛症状的帮助.方法本文对我科实施单纯睫状体冷冻术的23例23跟(A组)及实施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前房穿刺术的8例8眼(B组)出现疼痛及其持续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出现疼痛症状的为23例23眼(100%),持续时间3~10 d,平均6.8 d;B组出现疼痛症状的4例4眼(50%),持续时间1~3 d,平均2.3 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睫状体冷冻术联合前房穿刺术可以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影响其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02例102眼,均行一次巩膜扣带术成功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随访3~6mo,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χ2检验用于分析影响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黄斑是否脱离、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脱离范围及术中是否行视网膜下放液均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相关(P<0.01)。黄斑脱离在1wk内与1wk以上术后视力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斑是否脱离及脱离时间、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脱离范围和术中放液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术前应详细分析病情,术中尽可能避免行视网膜下放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及其护理。方法对200例泪道阻塞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治疗方法包括冲洗、探通、手术,护理重点为:保持眼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减少流泪,合并泪囊炎者,则予消炎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同时教会患者及病孩家长注意个人卫生,掌握泪囊区按摩方法。结果134例经过2周治疗处理后痊愈,48例症状减轻,溢泪及分泌物均减少,18例症状反复迁延未缓解。结论冲洗、探通和手术是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良好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提高自动视野计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病情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在2005年1月~10月应用OCULUS自动视野计为215例患者进行检查,并向患者介绍视野计的检查方法,分析了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果 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配合程度、瞳孔大小、学习效应及训练因素等均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结论 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鼠胼胝体及前连合内NOS阳性神经元的生后发育规律。方法 本实验用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 (NADPH d)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大鼠生后第 1天胼胝体内已有少量NOS阳性神经元 ,在生后 7天时数量明显增多 ,至第 2周末减少至接近成年时水平 ,仅少量NOS阳性神经元散在于胼胝体内。前连合内的NOS阳性神经元也有类似的发育规律。结论 在大鼠生后早期发育过程中 ,胼胝体及前连合内NOS阳性神经元有一过性增多 ,继之降至成年时水平的发育规律。文中还对一过性增多的NOS阳性神经元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沈孝军  彭超  王立  王琛 《广西医学》2016,(3):348-350
目的 分析玻璃体切除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20G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463例(482眼)的临床资料,分析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部位等,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44(9.1%)眼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的发生率最高,为10.9%(28/257).术前无玻璃体后脱离眼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为11.8%,高于术前有玻璃体后脱离眼的6.8%(P<0.05).有晶体眼和无或人工晶体眼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分别为9.4%和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玻璃体切除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最高,术前玻璃体未完全后脱离、术中制作玻璃体后脱离者更易出现医源性裂孔,晶状体状态和裂孔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临床路径在白内障盲防治应用中的实际效果分析,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眼科实际的白内障临床路径设计、组织和实施的办法,评价临床路径在白内障盲防治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我院眼科2006年10月-2009年4月间住院行白内障(单眼)手术的病例临床随机分组,按照责任医师组将患者分为传统组和临床路径组,临床路径组128例按照临床路径的诊疗流程进行处理,传统组325例则按照传统的诊疗程序实施诊疗。比较两组在住院日、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白内障临床路径实施后。使平均住院日由3.13天缩短到2.04天,缩短了1.09天;平均住院费用由6972.11元降低到6580.91元,减少了391.20元。临床路径组的住院日、住院费用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临床路径组的患者好评度均为100%。临床路径组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临床路径在白内障盲防治中能显著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让更多白内障盲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8.
沈孝军  彭超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7):1388-1389
目的:评价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曲安奈德和地塞米松眶周注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53眼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以甲基强的松龙500mg静滴,连用3d;后改用曲安奈德40mg+地塞米松2.5mg行患眼眶周注射,1次/mo,连续注射3次,疗程结束后1,3mo随访观察记录自觉症状、眼部体征。结果:治疗后患眼平均眼球突出度下降(3.4±1.2)mm,肌肉厚度减幅(1.1±0.3)mm,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觉症状及其他眼部体征也均有改善。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曲安奈德和地塞米松眶周注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沈孝军  彭超  王琛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8):1576-157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原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近4 a行20 G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病例纳入研究对象,分析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处理。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共23例24眼。年龄24~67(平均49.0±12.0)岁。男17例18眼,女6例6眼。右眼6眼,左眼18眼。结果:视网膜脱离的24眼中,18眼(75%)无任何症状,为常规检查时所发现;6眼(25%)为视力下降或眼前黑影遮挡就诊时发现。视网膜脱离距离玻璃体切除术后的时间1~223(平均40.7±54.2)d,其中10眼(42%)发生于1wk内,14眼(58%)发生于1 mo内。视网膜脱离的直接原因中:新发视网膜裂孔19眼,共27个裂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4眼;原裂孔未封闭1眼。所有视网膜脱离最终均完全复位。结论:视网膜新裂孔的发生是导致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最主要原因,应重视术后早期周边视网膜的检查;经过及时的再次手术,视网膜均可得以复位。  相似文献   
10.
黄欢  王立  彭超  沈孝军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6):1187-1188
目的:评估LASIK术后主视眼与非主视眼间的一致性平衡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行LASIK术的患者37例74眼的术前(双眼均矫正为最佳矫正视力,而不是采取主视眼足矫、非主视眼稍欠矫的方法)、术后1d;1,3,6mo裸眼视力,将患者分为3组,第一组其主视眼视力=非主视眼视力,第二组主视眼视力>非主视眼视力,第三组主视眼视力<非主视眼视力,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除了术后1d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上意义外,术后1,3,6mo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上意义。结论:LASIK术后主视眼和非主视眼状况1mo及以后与术前相比情况稳定,无明显变化,LASIK术并未改变患者的主视眼、非主视眼两眼间的一致性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