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沈国俊  黄丽芳  何翠霞  黄洁  曾刚  黎明 《肝脏》2023,(10):1219-1221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九江市第三人医院诊治的5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辅助强化调脂,连续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硬度值的差异。结果 治疗48周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5%(26/28),优于对照组的67.85%(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P=0.019)。治疗后试验组血清ALT、AST、γ-GT、TC、TG、LDL-C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肝脏硬度值为(6.21±0.99)kPa,低于对照组的(6.79±1.05)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9,P=0.040)。结论 依折麦布通过调控胆固醇代谢,可改善肝酶指标和肝脏纤维化程度,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耐药株的慢性感染动物模型。方法:将DHBV野生株及耐药株质粒转染细胞,培养上清接种雏鸭。连续定量检测血清DHBV DNA;印迹杂交检测肝内病毒复制中间体;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野生株组的病毒滴度和慢性感染率均高于耐药株组;肝组织中检测到DHBV的复制中间体与cccDNA,可见轻度炎症病理改变。结论:DHBV耐药株可形成慢性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乙型肝炎病毒(HBV)高载量孕妇妊娠晚期服用替诺福韦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孕妇服药期间及停药后ALT升高情况。方法选择妊娠26~32周HBV感染免疫耐受期高病毒载量孕妇71例,分为替诺福韦治疗组40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孕妇予替诺福韦300mg/d口服至分娩当日停药,对照组不给予抗病毒药物。所有婴儿给予标准联合免疫。若婴儿7个月龄时(或第三针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后1个月)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则定义为HBV母婴阻断失败。孕妇在基线、分娩时及产后1、3、6个月分别检测肝功能、HBV DNA水平。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替诺福韦治疗组及对照组母婴阻断成功率分别为100%、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2,P=0.044)。治疗组临产时HBV DNA水平较基线时明显下降(t=22.802,P0.001),停药后HBV DNA出现反弹,产后3个月回升至基线水平(t=1.594,P=0.115)。服药期间及停药后6个月内,治疗组患者中有4例(4/40,10.0%)ALT升高,对照组有2例(2/3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4,P=0.594)。治疗组孕妇观察期间无血肌酐及血磷异常情况,两组新生儿一般情况及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孕晚期使用替诺福韦治疗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孕妇分娩后立即停药整体安全性良好、较少出现肝炎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吡非尼酮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肺癌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对症支持基础治疗,观察组实施基础治疗联合口服吡非尼酮,对所有入组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随访期间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及随访1年后肺部肿块大小变化,统计两组1年生存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3月后、治疗6月后、治疗1年后,观察组IL-6、TGF-β1、PDGF、FGF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肺部肿块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在基础治疗后联合应用吡非尼酮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体内成纤维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中药大辞典》植物药条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中药大辞典>植物药条目进行分析,包括对中药来源植物分类分析:基原分析、植物分类分析;同物异名与同名异物分析等,以甄别准确的和规范的数据做为数据库系统数据,并为建设同类的中药数据库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SQL查询语句对电子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得出该书的总体质量状态. 结论 该书收载中药数据量较大,其中植物药占84.62%,对于建立中药类数据库及作为日常工具书使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