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血液稀释度对水、钠、钾、代谢的影响,国内尚无此报导。本实验中观察用晶体液作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比较中度(HCT30~21%)深度(20~11%)极度(10%以下)血液稀释时对水、钠,钾平衡状态的影响。用杂种大30只,共分4组:中度组(HCT24.38±0.68%)4只、深度未阻断循环组(HCT 14.07±3.6%)8只深度阻断循环组(HCT 15.25±2.9%)10只、极度组(HCT7.63±0.88%)8只。降温达30℃,持续转流一小时,计算术中及术后6小时内出入水量,录每小时尿量、测定血浆钾、钠,尿钾、钠浓度,计出入钠总量及排纳总量,同时作血气分析。实验结果指出:中度组术后体内多水31.2±13.0ml/kg,深度组多水32.7±21,29.3±10ml/kg、极度组多水100.2±51ml/kg。极度组与中度及深度组比较,术后6小时,有明显水潴存(P<0.005)。中度组术后多钠10.01±1.9mEq/kg、深度阻断组多钠9.44±4.9mEq/kg、极度组多钠22.05±5.2mEq/kg,说明极度组同时有明显钠潴存(p<0.001)。血浆钾浓度表明,灌注10分及30分,中度组与极度组血钾值无明显区别(P>0.05),各稀释组均有正平衡及负平衡,负平衡组尿排钾量显著高于供钾量,不论是正平衡或负平衡, 血钾值均未能显示明显升高或降低。实验结论认为,用晶体液作血液稀释体外循环时,就防止水、钠潴存而言,稀释度的合理范围为HCT25~15%。若发挥深度血液稀释的优点,其合理值为HCT15%左右。钾代谢表明,血液稀释体外循环术后低血钾,与稀释程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16只犬分为两组:A组(8只犬)自体血经股静脉抽出立即补入GBK液,平均血球比积于麻醉后肝素化前首次从43.5%稀释到35%。在转流期间进一步稀释至14%。B组(8只犬)按常规方法稀释,血液于肝素化后自腔静脉管放出,转流中血球比积从42%稀释至15%,全部动物实验均采用中度低温(30℃),高流量(80ml/kg),转流1小时,两组pH、BE、失血量、尿量、神经恢复时间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B组生理紊乱较A组明显加重。结论:肝素化前血液预先稀释明显改善转流后酸中毒,血液粘度及肾脏分泌功能并减少体外循环后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注射液,商品名:派罗欣,两种规格:135μg/0.5 ml和180μg/0.5 ml。由于该药价格十分昂贵,药量微小,故厂家在生产时已将药液在特制的注射器里装好(派罗欣药盒内有一只预冲式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内含0.5 ml药液和约0.05 ml微量气体),省掉了临床用药时再次抽吸药物这一环节,避免了药物的漏吸、损耗。但我们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发现,注射前采用传统的排气方法排气,注射完毕拔针时发现针筒与乳头交界处及乳头内药液残留较多。这一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5.
由于血液稀释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但血液稀释后对机体的近期及远期影响如何?是否给机体带来损害,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所知,国内外对此问题报导极少。我们应用晶体溶液对7只狗造成深度血液稀释。在稀释前后及平均存活7天、70天、检查其血液流变学、血气酸碱平衡、血浆钾钠和酶的变化,并观察动物处死后各脏器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稀释动物存活70天,上述各指标恢复正常,组织未有严重病变。提示血液稀释在一定范围内,不会给机体带来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4-2018年我国麻疹、肺结核、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以及猩红热的流行趋势及特征, 为明确我国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理归纳2004-2018年我国7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数据, 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发病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  我国2004-2018年7种呼吸道传染病总报告23 903 628例, 年均发病率117.96/10万,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少年和儿童, 高发于春冬季。我国主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在2004-2016年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2.00%, P < 0.001], 但是在2016到2018年又有所回升(APC=15.00%, P=0.30)。肺结核和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但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猩红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结论  中国呼吸道传染病自2016年以来发病率有所回升, 如何应对季节性流感的流行及新型流感的暴发、肺结核的高疾病负担及百日咳和猩红热的复燃, 是未来我国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狗12条,采用广东Ⅰ型血泵与上海曲管式氧合器为人工心肺。全麻后,先后用GBKI、Ⅱ号液进行血液稀释,HCT在12—19%之间,阻断循环45分钟复温。分别在血液稀释前、液体灌注10分钟、停机前,手术后2小时、6小时、复苏后3天、1个月采集混合静脉血,动脉血。检测血气、血PH和HCT、血小板、血浆钠、钾、钙、氯、游离血红蛋白、转氨酶以及尿PH、钾、钠等指标。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