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科从1986年6月—1993年9月共收住慢性腹泻病人47例,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男性23例,女性24例;年龄20—70岁,平均45.5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21年,平均4.6年;住院时间最短的30 d,长的110 d,平均53.9 d。经钡剂灌肠、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结肠炎4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例。大便培养有真菌生长9例,余均未发现其它致病菌生长。1.2 治疗方法 ①内服基本方:异功散加味,处方:党参、茯  相似文献   
2.
重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阵发性、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常以一侧为多,神经检查无阳性体征.间歇期如常人,或仅有麻木、发胀感,可因说话、进食、饮水、刷牙等活动而诱发.中年人发病率偏高,女性多于男性.笔者重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 1 983年 5月~ 1 996年 1 2月共收治胆系内遗留死蛔虫症 47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良好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47例病人中男性 1 9例 ,女性 2 8例。年龄 2 3~ 6 2岁 ,平均年龄 37岁。遗留死蛔虫部位 :胆囊内 8例 (其中伴胆结石 3例 ) ,总胆管内 39例 (其中伴胆结石 1 4例 )。2 中西医治疗方案  晨 8∶ 0 0服中药 2 0 0 ml(柴胡、生大黄、枳壳、黄芩、姜半夏、元明粉 (冲 )各 1 2 g,生白芍 1 5 g,甘草 3g) ;9∶ 0 0肌注杜冷丁针5 0 mg;9∶ 40肌注阿托品针 0 .5 mg;9∶ 5 0口服 33%硫酸镁 30 ml;9∶ 5 5进高脂餐 (荷包…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疾病,临床表现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热疼痛、咽喉不适、口苦、暖气、上腹饱胀等。笔者用加味四逆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6例,疗效满意,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带状哈疹愈合4~6周后,皮肤的疼痛仍持续存在,应用解毒活血汤对其神经痛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6例病人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5.3岁。病程2月~l年。发病部位:胸部22例,腰部13例,头部6例,颈部5例。2治疗方法解毒活血  相似文献   
7.
玉女煎加减治疗口腔溃疡6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玉女煎加减治疗口腔溃疡61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2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阵发性、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常以一侧为多见,神经检查无阳性体征。间歇期如常人,或仅有麻木、发胀感,可因说话、进食、饮水、刷牙等活动而诱发。中年人发病率偏高,女性多于男性。笔者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梗塞,脑溢血中医辨证分型与CT,MRI病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2月~1997年6月本院神经科收住脑梗塞、脑溢血82例,经头颅CT、磁共振(MRI)所示病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互关系,介绍如下:!一o①a1.182N中男50例,女32例,年龄30~83岁,平均66.62岁;原有高血压病47例,糖尿病7例.1.2全部病例都在48小时内经头颅CT或MRI检查。CT头颅平扫10mm一层,10Inm间隔,每次共得20层次图像;MRI头颅平扫6mm一层,Zmm间隔,每次共得20层次图像.ZM证分型共有症状,突然起病,半身不遂,忆身麻木,语言不利。分型如下。2·且肝阳上充34N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红烘热,急躁易怒,口苦胁痛,失…  相似文献   
10.
大柴胡汤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组成。此方载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主治邪热内结于少阳、阳明,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闷或心下痞硬,呕不止,郁郁不乐,微觉烦闷,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方中柴胡和解少阳热邪,大黄荡涤阳明结热,同为主药;黄芩退热解渴助柴胡以和解少阳,枳实疏通理气配大黄以清热结,白芍安脾敛阴,与枳实、大黄同用能治腹中实痛,配枳实、柴胡以调和全身气血,配黄芩、大枣能治胁热下利;半夏和胃止呕,消痞散结;姜辛散而枣甘缓,调营卫而行津液。诸药合用,既能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