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布拉氏酵母菌(S.boulardii)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120例。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60例,A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等指标。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是98.3%,90.3%,显著优于A组患者90.0%,81.70%;不良反应人数比较显示B组显著少于A组患者(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187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调查消化门诊人群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针对安徽铜陵三家市级医院2008-06/08消化内科门诊连续就诊人群,根据国内通用的GERD临床诊断标准(RDQ总积分≥12分)和洛杉矶反流性食管炎(RE)内镜诊断标准进行GERD调查和诊断,采用中文版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GERD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地评估.所有调查资料使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3.0做统计学分析.根据数据的分布特征,分别采用X2检验、非参数检验、两样本t检验.结果:三家市级医院消化内科门诊7 352例连续就诊患者中共调查诊断出GERD 199例.187例GERD患者实际参与了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选取了374例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健康人群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GERD病例组8个纬度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组7个纬度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NERD或RE组女性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男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ERD患者生活质量较正常健康人群明显下降;在NERD、女性患者中更为突出.精神心理因素可能在GERD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与胃镜下形态特征及术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经胃镜下活检被诊断为HGIN,并在1个月内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术前胃镜下形态特征以及术后病理检查资料,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胃镜下26例表现为早期胃癌样形态改变,58例表现为进展期胃癌Borrmann形态改变。术后病理诊断为HGIN 13例(15.5%),胃癌70例(83.3%),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1例。浅表样病灶组(n=26)中,术后病理诊断HGIN 9例(34.6%),早期胃癌15例(57.7%),进展期胃癌1例,LGIN 1例;镜下Borrmann病灶组(n=58)中,术后病理诊断HGIN4例(6.9%),早期胃癌8例(13.8%),进展期胃癌46例(79.3%),且有6例患者伴有淋巴转移。镜下浅表病灶组在术后被确诊为HGIN和早期胃癌的比例高于镜下Borrmann病灶组,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镜下Borrmann病灶组在术后被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比例高于镜下早期胃癌组,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1.48,P<0.05)。结论大部分胃镜下活检诊断为HGIN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癌,胃镜下病灶形态特征和胃镜活检HGIN诊断结果符合率低;提示在临床中应结合胃镜形态特征与活检结果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总结和分析2200例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揭示本地下消化道疾病患病情况,同时探讨无痛肠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00例受检者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发病情况,同时比较2200例中的无痛肠镜受检者(A组,n=1039)和常规肠镜受检者(B组,n=1161)两组之间的阳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从静脉依次缓慢注入咪唑安定0.01mg/kg、芬太尼0.001mg/kg和丙泊酚1~1.5mg/kg;B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肠镜检查;专人评估受检者的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结肠镜检查的阳性率91.32%,A、B两组阳性率无差异(P〉0.05)。患病谱依次为慢性结/直肠炎、大肠息肉、痔疮、大肠癌、炎症性肠病、结肠憩室、血管畸形和阑尾结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4%,A、B两组术中和术后的HR、BP及SpO2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01),且肠镜检查成功率A组高于B组(P〈0.05),用时A组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无痛电子结肠镜与常规电子结肠镜相比,检出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受检者和操作医生感觉舒适。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胃镜直视下置入自膨式食管支架的方法、疗效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采用无痛内镜技术,在胃镜直视下行狭窄再通及扩张术,然后置入自膨式镍钛加膜记忆支架。结果 46例患者治疗均获成功,达到了改善进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的 ,一次支架置入至再梗阻的时间最短102 d,最长181 d,放置支架最多者为3次3个,共存活750 d。结论内镜直视下自膨式食管支架的置入技术操作简单,痛苦轻微,疗效可靠,设备简单,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6.
汤胜君  陶峰  李安  郭金枝  郜素琴  汪洁 《安徽医学》2012,33(11):1482-1485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及丙泊酚在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结肠镜下治疗患者总共238例,按患者意愿分为麻醉组152例,普通组86例,麻醉组在肠镜检查前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芬太尼及丙泊酚,比较2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及到达盲肠的时间,记录检查前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麻醉组在进镜时间、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及满意度方面均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及丙泊酚在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基层临床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放大胃镜和普通胃镜下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胃黏膜病变的形态特征,评价放大胃镜对胃黏膜隆起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符合要求的291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148例行放大胃镜检查,观察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指导靶向活检;143例行普通胃镜下的常规黏膜活检。结果放大胃镜组检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25例(16.9%),其中高级别瘤变1例(0.7%),早期胃癌5例,早期胃癌检出率3.4%,总的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20.3%;与普通胃镜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胃小凹分型为Ⅲ、Ⅳ、Ⅴ型;微血管形态主要为C型和D型。结论放大胃镜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
马建华  汤胜君 《安徽医药》2006,10(11):862-863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实施机械通气11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呼吸衰竭抢救成功9例(81.82%),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相差具有显著性。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分析胃镜直视下置入自膨式食管支架的方法、疗效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采用无痛内镜技术,在胃镜直视下行狭窄再通及扩张术,然后置入自膨式镍钛加膜记忆支架.结果 46例患者治疗均获成功,达到了改善进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的 ,一次支架置入至再梗阻的时间最短102 d,最长181 d,放置支架最多者为3次3个,共存活750 d.结论 内镜直视下自膨式食管支架的置入技术操作简单,痛苦轻微,疗效可靠,设备简单,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