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盐酸吡格列酮对糖耐量减退(IGT)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 从高危人群健康体检中空腹血糖(FPG)5.6—7.0mmol/L及住院和就诊患者中以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按1999年WHO符合IGT诊断标准的患者共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吡格列酮15mg每天1次,对照组不予吡格列酮及任何降糖药,观察期为1年,两组病人均进行糖尿病教育,强调控制饮食及运动的重要性。结果 治疗组糖尿病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糖尿病发生率为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对IGT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8岁,运动员。无心脏病病史,进行健康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心电图表现为(图1):Ⅰ~Ⅲ、aVF T波轻度倒置,aVRT波直立,V2~V4 ST段抬高,呈拱形,V4~V6 T波深倒置,倒置的T波深度超过5mm,很象演变中的心肌梗死图形。T波动态变化不大,较稳定。体查发现除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宽度,切迹峰距,PV1负向波深度与宽度及P/PR指数对高血压左心房扩大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取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已有左心房扩大和无左心房扩大的高血压病患者各100例进行回顾性心电图分析,分别计算各项指数诊断左心房扩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各项指标中有四项指标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最敏感的指标是PV1负向波增宽(>0.04s),敏感性84%;最具特异性指标是P波增宽有切迹,峰距>0.04s,特异性93%。结论心电图出现PV1负向波增宽、加深,P波增宽且有切迹等多项指标异常时,不失为诊断高血压左心房扩大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摘要 患者, 女性,61岁,身高158cm,体重105kg,BMI 42 kg/m2.糖尿病史11年,高血压病史12年.病者于11年前确诊"2型糖尿病",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3个月后血糖控制不达标,即加用预混胰岛素.曾短期内血糖控制达标,后血糖一直偏高.既往用药:曾应用药物格列齐特片80mg Bid,二甲双胍肠溶片0.5Tid,罗格列酮片4mg qd,优泌林70/30 100u/d(早餐前60u,晚餐前40u).  相似文献   
5.
低大豆蛋白饮食对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大豆蛋白饮食在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将78例确诊为慢性肾衰竭、血清肌酐清除率(Ccr)为10~50ml/min、接受非透析治疗的患者,分为血脂正常组(Ⅰ组)和血脂增高组(Ⅱ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低大豆蛋白饮食组(Ⅰ a组、Ⅱa组)和低动物蛋白饮食组(Ⅰ b、Ⅱb组),疗程1年,分析各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血浆白蛋白等的变化.结果Ⅰ a组治疗后84.2?r升高或不变,15.8?r下降,Ⅰ b组治疗后89.4?r升高或不变,10.6?r下降,两组对比,P>0.05,Ⅰ a组、Ⅰ b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浆白蛋白无明显变化.Ⅱa组治疗后80.0?r升高或不变,20.0?r下降,Ⅱb组治疗后85.0?r升高或不变,15.0Ccr下降,两组对比,P>0.05,Ⅱa组治疗后血总胆固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2b组治疗后血总胆固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P>0.05,Ⅱa组、Ⅱb组治疗前后血甘油三酯、血浆白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大豆蛋白饮食和低动物蛋白饮食均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低大豆蛋白饮食对改善慢性肾衰竭的血脂异常可能优于低动物蛋白饮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7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色超声检查,依据有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年龄、LDL-C、CHOL、糖尿病病程、超敏CRP是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共同的危险因素,SBP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餐后2 h血糖是下肢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呈等级正相关,SBP高者易发生颈动脉硬化,餐后2 h血糖高者易发生下肢动脉硬化.应多因素全面控制以防治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参芪增液汤干预治疗糖耐量低减(IG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耐量低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参芪增液汤及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对照组仅予以饮食控制、运动疗法.两组均以治疗2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P-Ins)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7%,对照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参芪增液汤对糖耐量低减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兰欢 《广东医学》1998,19(12):952-953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总结发1995年10月~199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216例脑出血病人的有关资料,共中发生消化道出血者22例,采用Logsitc模型分析各种可能因素对促使脑出血病人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作用,结果: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1)出血部位;(2)出血破入脑室;(3)意识状态;(4)血肿量。以上4个因素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尽早行脊液置换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出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属健康知识需求,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质量。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的健康知识问卷,出院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知识调查。结果:出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属对脑卒中的健康知识很缺乏、了解及认知率低于40%。特别对疾病复发信号、复查常识、服药方法、并发症预防、管道护理、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居室安置的了解更缺乏。出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希望能通过电话或医护人员的个别指导获取有关脑卒中疾病预防保健知识的占多数。结论:出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属的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健康教育有待加强,且应根据家属需求采用各种健康教育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筛选出各30例有自主神经病变症状和无自主神经病变症状的DM患者分为有症状(DMⅠ)组和无症状(DMⅡ)组,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HRV变化研究及回顾性分析。结果DM自主神经病变(DAN)患者各时域及频域分析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结论DAN患者在尚未出现自主神经临床症状时HRV频域指标就已有了明显的降低,合并有自主神经症状患者下降更为显著,HRV分析是衡量DM患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有效的客观指标,是提高DAN早期诊断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