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鼻咽癌2008分期的临床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我国鼻咽癌2008分期是在原'92分期的基础上进行初步修订达成的共识。本研究旨在为2008鼻咽癌分期标准进行临床验证并为其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的初诊鼻咽癌924例,所有病例治疗前均行鼻咽和颈部MRI检查。根据鼻咽癌2008临床分期原则进行分期,采用风险一致性、风险差异性、预后预测及分布均衡性等指标对分期进行评价。结果:根据2008鼻咽癌分期标准进行分期,924例患者中Ⅰ、Ⅱ、Ⅲ、Ⅳa期所占比例分别为4.9%、22.6%、38.0%、34.5%。从风险差异性来看,T1~T4期的4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4%、93.7%、90.5%和79.1%,各期曲线能较好地分开,但T1与T2组、T2与T3组、T1与T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0~N3期的4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9.4%、84.3%、73.6和59.2%;Ⅰ~Ⅳ期的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7%、94.1%、82.6%和67.1%。从风险一致性来看,T3颅底骨质组与T3翼内肌组的局部复发风险比(1.628 vs.3.905)及疾病失败风险比(...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手术后用鼻腔护理器冲洗鼻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术后常常有局部的渗出及结痂形成,影响术后黏膜的愈合,故术后鼻腔护理十分重要,其中鼻腔冲洗液的选择尤为关健。我科尝试采用鼻腔护理器冲洗鼻腔,经观察效果优于传统的生理盐水冲洗液。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毛燕萍 《上海预防医学》2009,21(11):544-545
突发性耳聋(突聋)是耳科常见急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其诱发因素可能与血脂变化、生活方式有关。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情绪激动、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不当以及都市“声污染”等因素致突聋患者呈正增长趋势。多数学者认为耳蜗微循环障碍是导致突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检测突聋患者血脂及调查其生活方式,探讨突聋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在中西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予以重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服药指导,并加强药物的疗效及病情观察等。结果50例患者中显效15例,好转33例,无效2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慢性肾衰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生期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18例围生期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孕产妇中12例应用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6例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困难明显改善,体征消失或减轻。所有孕产妇经机械通气治疗后血气分析、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B型脑钠肽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围生期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在常规药物治疗、终止妊娠基础上不能缓解缺氧症状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纠正缺氧,改善孕产妇临床状态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92分期系统临床应用15年来,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基于现代诊断和治疗模式下大宗病例的鼻咽癌进行分期因素的探讨,为"92分期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经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的初诊鼻咽癌924例,所有病例治疗前均行鼻咽和颈部MRI检查。采用归纳法分析"92分期中T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N分期因素的筛选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根据临床分期的原则,采用风险一致性、风险差异性、预后预测及分布均衡性等指标对分期进行评价。结果:"92-T分期因素中,颈椎前软组织、软腭、翼腭窝及眼眶受侵时,均100%合并其它同一期别或更高期别的T因素受侵,91.3%(282/309)颈动脉鞘区肿物占据合并其它T3因素受侵,85.3%(64/75)单组颅神经受侵合并其他T4因素受侵。T3颈动脉鞘区肿物占据组(HR=1.635,95%CI:0.987~2.764)与T2组(HR=1.524,95%CI:0.910~2.368)的局部复发风险比较接近;T3单一颅底骨质受侵组(HR=3.567,95%CI:1.398~11.278)、广泛颅底骨质受侵组(HR=3.891,95%CI:1.449~10.449)及T4单纯蝶窦受侵组(HR=3.613,95%CI:1.437~11.854)局部复发风险比较接近;T3单组颅神经受侵组(HR=5.849,95%CI:2.069~14.500)和T4除蝶窦外受侵组(HR=6.618,95%CI:2.499~17.525)局部复发风险比较接近。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的水平、侧数是影响鼻咽癌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由此,依据分期标准简洁的要求,删除软腭、颈椎前软组织、翼腭窝及眼眶等因素。依据风险一致性原则,将咽旁间隙包括茎突前间隙及颈动脉鞘区侵犯定义为T2,颅底骨质包括翼突区侵犯定义为T3,蝶窦受侵定义为T3,颅神经侵犯定义为T4。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N分期考虑淋巴结侧数及水平。结论:本研究推荐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T、N及总临床分期标准符合风险一致性、风险差异性、分布均衡性及预测价值等临床分期原则,建议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8.
毛燕萍 《浙江预防医学》2008,20(3):92-92,96
乳突根治术并发面瘫临床上并不多见,其发病考虑因面部过冷刺激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或因乳突腔填塞纱条过多过紧、压迫神经等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以及因病毒、感冒等因素使面神经肿胀、受压、损害以致引起面瘫。我院2003—2005.年共进行乳突根治术142例,其中男66例、女76例。术后出现面瘫7例,均发于冬季。经治疗,5例患者约半月内完全恢复,1例患者3个月内恢复,1例未恢复。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的TNM临床分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鼻咽癌6th UICC/AJCC分期系统的不足之处:①某些T分期之间的风险差异性不显著;②N分期触诊的淋巴结最大径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③同一临床分期中部分各T、N组合的风险一致性不好.磁共振成像(MRI)较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显示早期病变如咽旁间隙、口咽侵犯及咽后淋巴结转移更为准确,并发现更多的深处组织病变如:颅底骨质、颅内侵犯,应作为鼻咽癌T分期的首选手段.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PET~CT)较MRI在检测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灶方面有明显优势.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分期系统也应不断完善.基于磁共振成像资料研究显示:①将6th UICC/MJCC分期系统原有T分期的4个亚组简化为3个亚组能更好地预测预后;②在N分期中删除触诊淋巴结最大径这一因素,使N分期标准的表述更简洁;③发现了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水平、侧数、包膜外侵犯是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提出了基于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的影像学N分期标准,适应了精确放射治疗影像横断面靶区勾画的要求,并首次将包膜外侵犯和咽后淋巴结转移这些重要预后因素纳入分期系统,提高了其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