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深部胃、肠镜联合术中内镜诊治小肠出血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先  毛朝亮 《临床荟萃》2006,21(11):F0002-F0002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治已逐渐变得较为容易.在临床常规胃、肠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操作技巧,尽可能地增加插入深度并联合术中内镜,也能较满意地诊治小肠出血性疾病.此方法节约了大量医疗资源,节省了较多医药费用和时间.5年收集22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及慢性胃炎中的检出率,进一步探讨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具有典型烧心、反酸等反流症状的患者经胃镜及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及反流性食管炎,并同时做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317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209例(65.93%),胃镜及病理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62例(19.56%),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36例(58.71%),慢性胃炎共305例(96.83%),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285例(81.43%),反流性食管炎及慢性胃炎同时存在53例,其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33例(62.26%),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反流性食管炎随病情加重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检出率逐步下降,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感染的检出率低于慢性胃炎,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呈负相关,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中可能有—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X线钡剂造影和胃镜检查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4例临床上有反酸、烧心、胸背部疼痛等反流症状疑似食管裂孔疝患者同时作X线钡剂造影和胃镜检查,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对疑似食管裂孔疝的检出率、年龄与性别构成、体重指数及反流性食管炎检出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X线钡剂造影检查出食管裂孔疝64例(阳性率86.49%),未发现食管裂孔疝10例(阴性率13.51%);胃镜检查出食管裂孔疝20例(阳性率27.03%),未发现食管裂孔疝54例(阴性率72.97%);两种方法同时检查出食管裂孔疝16例,符合率21.62%,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P<0.01);X线钡剂造影检查出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在年龄方面较胃镜检出者大,但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较胃镜低;两种方法检出的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体重指数均增高.结论:X线钡剂造影较胃镜检查对食管裂孔疝更有诊断价值,且高龄患者检出率高,食管裂孔疝患者体重指数增高,提示肥胖可能是食管裂孔疝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4.
5.
16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脑梗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但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脑梗死的病例报道较少.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的16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的特点,旨在初步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急性主动脉夹层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乐  毛朝亮 《贵州医药》2009,33(7):634-635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旧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系指内因或外力作用下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液通过内膜口渗入主动脉壁的中层而形成血肿,血肿沿主动脉壁中层延伸剥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1]。本病因病变部位和范围各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易漏诊、误诊,急性期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并合理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就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住院我科诊断为主动脉夹层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等致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目前虽有多种选择治疗方法,但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仍常用,效果显著。文献报道三腔二囊管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有窒息、食管破裂、胃食管黏膜坏死等。本例在拔除三腔二囊管后,出现重症吸入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死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急性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多样化,无典型临床表现,易被漏诊误诊。本研究分析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而被误诊的DKA患者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赵林  毛朝亮  吴旭  许晴晴 《贵州医药》2012,36(7):655-65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螺杆状或弧形的微需氧菌,能在胃的强酸中生存,所以能长期定居在人体胃黏膜上皮组织和十二指肠胃化生的黏膜中.全球Hp人群感染率已超过50%,感染Hp可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并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和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故1994年Hp被WHO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根除Hp可以使上述疾病缓解和根治,但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长期广泛的应用,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而根除Hp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细菌耐药性[2].因此本实验通过对Hp分离培养,研究遵义地区Hp对常用抗生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耐药情况,为本地区治疗Hp感染合理选择敏感抗生素,提高临床根除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目前诊疗技术已逐渐普及和提高,但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往往被忽视,从而延误诊断及治疗.因此,尽早洞察与胰腺癌相关的临床表现及完善相关检查是早期诊断胰腺癌和改善其预后的关键.现就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患者资料和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