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毛星  甘春来  陈玉辉  严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3933-3934
目的评价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米氮平治疗抑郁症41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有效率87.7%,显效率61%,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3.
刘洪秋  严明  毛星 《吉林医学》2010,31(22):3636-3637
目的:通过与利培酮的对比,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随机分两组,分别为齐拉西酮组(治疗组)、利培酮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疗程设为8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8%,两组疗效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不良反应治疗组为38%,对照组为52%;但对照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到第8周末,两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齐拉西酮组明显少于利培酮组。  相似文献   
4.
毛星  陈玉辉  刘洪秋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655-1656
目的:评价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45例换用奥氮平治疗12周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PANSS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后均有显著下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体重增加.结论: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5.
脑肿瘤是人类高死亡率的肿瘤之一,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hiforme,GBM)属于WHO Ⅳ级胶质细胞瘤,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GBM呈浸润性生长,以致手术完全切除较为困难,且其具有放、化疗抵抗性,故复发率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6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后,大鼠海马瞬时感受电位香草酸家族4(TRPV4)通道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fos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16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2h/d,作用7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海马中TRPV4蛋白、GFAP和fos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16Hz,130dB次声作用7d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大鼠海马中显著表达TRPV4阳性神经元,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fos阳性神经元(P〈0.05),三者分布一致,关系密切;90dB组大鼠的上述三种蛋白表达均较130dB组弱(P〈0.05)。结论16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可以引起大鼠海马TRPV4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且能够激活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苯达唑(ABZ)对胶质瘤裸鼠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胶质母细胞组织消化为单细胞悬液用无血清干细胞培养基进行培养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GSC),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U172,以25、50、100、200 ng/ml的终浓度ABZ作用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右侧腋窝皮下注射0.2 ml(5×106个细胞)GSC及U87细胞悬液构建胶质瘤裸鼠模型,将30只胶质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GSC和U87细胞移植各3组,每种移植瘤模型均分为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DMSO)、低剂量ABZ组(腹腔注射ABZ,50 mg/kg)、高剂量ABZ组(腹腔注射ABZ,100 mg/kg)。定时测量肿瘤长径与短径,计算肿瘤体积;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BZ对GSC、U87、U251和A172细胞生长均具有明显抑制效果(P<0.05),而且抑制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浓度>50 ng/ml抑制效果较好。腹腔注射ABZ后,高剂量和低剂量ABZ组移植瘤体积增长较对照组均明显减慢(P<0.05)。高剂量ABZ组和低剂量ABZ组肿瘤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ABZ可以抑制胶质瘤裸鼠模型肿瘤生长,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34例,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85.3%,显效率73.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电针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电针治疗(n=19)和阿米替林治疗(n=11),疗程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于治疗前、后及治疗中每周评定1次。结果:两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χ2=14.9,P>0.05);治疗前后HAMD评分均有差异显著(t=8.48,4.97,P均<0.01),组间比较,无差异显著性(t=0.31,P>0.05);治疗前后CGI评分组间比较除疗效指数外,无差异显著(t=0.864,P>0.05)。结论:采用电针治疗抑郁症与阿米替林的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科研与临床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期更好地在实践中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方法通过深入分析科研及临床教学工作的特点,将其分解为不同阶段,在实际带教过程中,对医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式教学实践。结果培养了研究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构建了严密的逻辑思维、增强了其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结论这种科研与临床相互融合的教学新方式可以更大程度地提升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专业技能,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