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沈氏芒针疗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运动疗法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沈氏芒针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 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的压力性尿失禁受控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沈氏芒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能提高疗效,且取穴少而精、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消炎利胆汤对腹腔镜下胆结石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胆囊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腹腔镜下胆结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炎利胆汤。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指标、胆囊功能恢复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胆囊壁厚度、空腹胆囊容积(FV)均小于治疗前,胆囊收缩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0.45%(P<0.05)。结论 消炎利胆汤用于腹腔镜下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后治疗中可减轻应激反应,促进胆囊功能恢复,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VD)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以智能、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血管性痴呆多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有关。随着我国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结构日趋明显,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由此引发的血管性痴呆病人随之增多。目前国内外对控制本病病程进展尚无有效方法,补肾活血祛痰方是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研制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药。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药的临床疗效,课题组观察了该药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葛路岩  杨晓锋  刘冰  左晓玲 《河北医药》2010,32(23):3345-3346
目的探讨胃窦炎的CT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经胃镜证实的35例胃窦炎的CT表现,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1例诊断明确,2例诊断为胃窦癌,2例漏诊。结论螺旋CT平扫对胃窦炎诊断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差,增强扫描可以提高诊断特异性,螺旋CT可以作为胃窦炎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2%利多卡因5ml或1%丁卡因表面麻醉在内镜手术中取出各种异物。方法采用活检钳、三爪钳、鼠齿钳或网篮,分别将留存在上消化道各种各样的异物,用不同的器械取出。结果手术成功将异物安全取出率100%。结论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2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螺旋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2例进展期胃癌,病灶检出率为100%,能清楚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及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结论螺旋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的分期和手术前评估有很重要应用价值,是胃镜和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Ⅰ期造瘘口单部位腹腔镜辅助Martin-Duhamel术在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患儿术后排便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5例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症患儿的诊治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月龄(5.11±2.67)个月,所有患儿Ⅰ期行回肠末端造瘘术,Ⅱ期行腹腔镜辅助Martin-Duhamel手术。术后随访2年,采用李正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法进行排便功能评分。定期肛管直肠测压,记录和比较患儿排便频率、性状及近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84.43±30.46)min,出血量(27.57±10.63)mL,肠功能恢复时间(3.29±0.91)d,术后住院时间(7.86±1.77)d。术后1~3个月排便频率为8~20次/日,术后6~9个月排便频率为4~8次/日,术后1~2年排便频率为2~4次/日(接近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排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115),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排便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40),术后1年和术后2年排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542)。肛管直肠测压从术后6个月开始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肛管反射舒张压P=0.027;肛管静息压P=0.010;直肠静息压P=0.034)。术后6个月内因排便次数多致肛周湿疹、皮肤破溃6例,予以造口粉、氧化锌或芦荟软膏涂抹后恢复;小肠结肠炎1例,经保守治疗后缓解;无便秘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经Ⅰ期造瘘口单部位腹腔镜辅助Martin-Duhamel术治疗全结肠型巨结肠症患儿安全可行;排便功能可在术后6个月至1年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儿童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50例患者作为芒针组,50例患者作为毫针组。毫针组予以常用的毫针刺法,芒针组主穴予以芒针刺法。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皆有明显提高,每组治疗前后比较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芒针组愈显率为88.0%,毫针组愈显率70.0%,2组患者治疗后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T 引导芒针深刺夹脊穴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患儿肝脏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BB)、锌指转录因子(Snail 1)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表达情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BA患儿25例(BA组)、胆总管囊肿患儿15例(CCC组)以及肝脏肿瘤患儿10例(NL组)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活检组织, 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DGF-BB、Snail 1、E钙黏素(E-cadherin)和N钙黏素(N-cadherin)的表达情况, 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A组患儿肝脏中PDGF-BB、Snail 1和N-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CCC组和NL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CCC组和NL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