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1例直肠大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刺离术发生穿孔后的护理经验.对患者采取了钛夹夹闭的方法,并用气囊压迫瘘口上方肠壁使瘘口旷置愈合.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气囊的护理是保证穿孔瘘口痊愈的关键,指导患者禁食和静脉营养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免疫法便隐血试验(IFOBT)在诊断大肠良恶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大肠癌癌前疾病的早期筛查水平。方法对332例行结肠镜检查者进行免疫法便隐血试验,应用OC-MICRO全自动便隐血分析仪对便隐血结果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不同阳性阈值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应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CEA、CA19-9水平及其敏感性、特异性、PPV、NPV。结果共纳入研究332例,其中男176例(53.0%),女156例(47.0%),分为结肠镜正常组183例,炎症性肠病(IBD)组34例,大肠息肉组79例(其中腺瘤型息肉25例,高危腺瘤12例)和大肠癌组36例。当便隐血试验阳性阈值为200ng/mL时,各组特异度为94.5%,各组敏感度分别为88.2%(IBD组)、86.1%(大肠癌组)、52.0%(腺瘤型息肉组)、50.0%(高危腺瘤组)和34.2%(大肠息肉组),与阳性阈值为100 ng/mL和150 ng/mL时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CEA在正常组、IBD组和大肠息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大肠癌组和正常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6)。外周血CA19-9在正常组、IBD组和大肠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CEA、CA19-9及二者联合检测其特异度均为100%,与免疫法便隐血无显著差异(P=1.000),其敏感度在IBD组、大肠息肉组、腺瘤型息肉组、高危腺瘤组和大肠癌组分别为:CEA(0、6.7%、0、8.3%、36.7%)、CA19-9(0、0、0、0、16.7%)、二者联合(0、3.3%、0、8.3%、40.0%)。CEA、CA19-9在诊断大肠癌时敏感度均低于免疫法便隐血(P=0.000),其PPV与免疫法便隐血无显著差异(P0.05),NPV明显低于免疫法便隐血(P=0.000)。在诊断高危腺瘤时,免疫法便隐血NPV明显高于肿瘤标志物(P=0.000),敏感度、特异度和PPV均与肿瘤标志物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免疫法便隐血在IBD、大肠腺瘤型息肉和大肠癌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大肠癌的诊断中比CEA、CA19-9具有更高的敏感度,该方法是较好的大肠良恶性疾病筛查和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内镜^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经内镜组织间植入^125Ⅰ粒子治疗,术前做好人员和用物准备及健康宣教,术中加强护理配合,术后重视专科护理、放射防护、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随访1.5-26个月,17例患者中完全消退7例,部分消退8例,微效2例。结论经内镜^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过程中加强围术期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成功率。方法对1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进胃镜后,将自制异物钳取网兜送入胃内,张开异物网兜,对准电切下来的息肉或异物,收紧网口将异物完全网入,随胃镜一次性顺利退出。护理上做好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患者准备,术中配合医生送网兜、取异物,术后做好健康教育。结果16例患者异物顺利经过胃镜取出,均未发生胃黏膜损伤、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自制异物钳取网兜在经胃镜取异物中,能有效避免异物在取出过程中再次脱落及对消化道黏膜的二次损伤,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而术前、术中及术后密切的配合,耐心、精心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6.
不同耦合剂在内镜超声检查术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graphy,EUS)[1-2]是一种经内镜活检孔道导入超声探头,能清晰的显示消化道黏膜5层结构,对消化道管壁及邻近脏器病变进行检测的一种全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合理使用一次性物品可有效控制内镜室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诊疗质量。方法对内镜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区域和项目。结果一次性物品使用得当可降低内镜室交叉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合理使用一次性物品是确保内镜安全诊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鼻胆引流术是临床常用的内镜胆道外引流方法。鼻胆管由十二指肠镜经口腔引出体外后,常规自鼻腔插入1根一次性导尿管入口腔,由导尿管将鼻胆管经鼻腔引出。自口腔咽部引出导尿管常用活检钳钳夹、用镊子夹取或用手指直接拽取。以上方法对患者咽部刺激大,致患者剧烈恶心,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笔者经过临床实践,摸索出自口腔咽部引出导尿管的新方法,患者反映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总结17例内镜诊疗致消化道穿孔的护理经验,提出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均应密切观察病情,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发生后积极进行保守治疗,同时做好手术治疗的准备,尽可能将患者的痛苦降至最低点。  相似文献   
10.
改良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改良注射组织粘合剂方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患者82例,即时止血率达100%,无一例发生注射针或内镜管道堵塞及滞针现象。提出器械护士做好注射针的测量及预注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准确将注射针刺入需治疗的血管,快速注药后迅速撤针;巡回护士安慰并陪伴患者,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术中使用的仪器正常运转,可为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