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制一种可随意塑型、填充不规则骨缺损的骨植入材料并观察其成骨效果。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粘合剂复合脱矿骨粉制备骨泥,并将骨泥植入大鼠股肌袋内,通过大体观察,X线片,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组织学观察及成骨面积测定,研究该植入物在肌袋内的成骨效果。结果CMCNa植入体内4周完全被降解吸收,无毒性反应。与骨粉粘合性好,可随意塑型,对骨缺损填充完全。动物实验大体观察,伤口无红肿及脓性渗出,愈合良好,无死亡。X线片显示骨泥不离散。全脱矿骨泥植入体内后2周,ALP均值高于表面脱矿骨泥组。表明全脱矿骨泥植入后可形成软骨和骨组织,成骨良好。结论CMCNa复合全脱矿骨粉制备的骨泥具有诱导成骨活性,可随意塑型,使用方便,可为临床提供一种填充不规则骨缺损的骨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2.
背景:传统的脱矿骨骨诱导活性检测方法是在小鼠股部肌袋异位植入模型,通过异位成骨方式评价骨诱导物质活性的高低,但由于动物宿主对植入材料存在着免疫排斥,影响了骨诱导活性的表达。 目的:实验旨在建立以免疫抑制大鼠为实验动物骨诱导活性检测的新方法,降低动物对植入材料的免疫排斥,从而不影响其骨诱导活性的表达。 设计、时间及地点:独立样本观察实验,于2005—09/2006—04在山西省医用组织库完成。 材料:合格供体长骨皮质骨用于脱矿骨的制备,体质量200g左右的Wistar大鼠24只。 方法:采用超声条件下盐酸脱矿、冻干、辐照等方法,制备人类脱矿皮质骨,对照样品为经高温高压灭活的脱矿骨。Wistar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造成免疫抑制,手术形成双侧股部肌袋,分别植入试验样品与对照样品。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3、4、5、6周取出植入材料行组织学观察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检测。 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3周实验组脱矿骨吸收腔内间充质细胞聚集,术后4周脱矿骨内开始形成软骨细胞与软骨基质,术后5周形成较多的软骨组织,术后6周时形成类骨质。对照组材料被纤维组织包裹,显示吸收,未见成骨迹象。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方法造成大鼠免疫抑制,降低了宿主大鼠对植入人脱矿骨基质的排斥,异位植入后,脱矿骨吸收腔隙内出现软骨细胞,形成软骨组织与类骨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一种既有成骨作用又有局部抗感染能力,且有较低免疫原性的新型高效骨植入材料。方法:实验于2002-09/2005-03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采用超声负压双重复合法制备庆大霉素含量为172mg/条的复合羊同种抗菌骨,植入羊股(肱)骨骨缺损合并感染模型绵羊5只(实验组),对照组5只植入空白骨,采用大体观察、白细胞计数、影像学、组织学、细菌学检查等指标评价其抗感染效果及成骨能力。结果:参加实验10只绵羊,对照组1只羊于第17天死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败血症。进入结果分析为9只绵羊。①实验组除1例感染外,其余有效的控制了感染并有新骨形成。②对照组术后第4,6周植入骨被脓液包裹,第8,10周植骨区基本被纤维组织填充。③成骨组织及炎性组织体积密度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实验组比对照组有较多的新骨形成与较轻微的炎性反应。④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骨组织细菌密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64±3.37)×108,(1.64±3.27)×1012CFU/g,P<0.05]。说明庆大霉素复合抗菌骨能有效抑制局部细菌的生长繁殖。结论:复合庆大霉素同种抗菌骨具有较好的局部抗感染效果及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4.
异种骨移植材料的制备与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酶处理法制备猪骨材料,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新鲜猪骨经深冻、脱脂、酶处理、冻干、辐照灭菌处理.检测其α-半乳糖抗原(α-Gal)的光密度值;观察其结构.观察猪骨浸提液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长的影响;兔BMSCs与猪骨复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将猪骨植入Wistar大鼠皮下,组织学观察.结果:酶处理后猪骨的α-Gal光密度值显著低于新鲜猪骨组.猪骨松质呈三维网状多孔结构.猪骨浸提液对兔BMSCs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复合培养1~3周,BMSCs与猪骨贴附紧密,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皮下植入后,猪骨周围及腔隙内结缔组织炎性反应逐渐减轻,12周时与正常组织没有区别.结论:制备的猪骨移植材料去除了主要异种抗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运用超声与盐酸结合的方法制备脱矿骨的脱矿效果及骨诱导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条件下酒精脱脂、盐酸脱矿、冻干辐照的方法,制备人类脱矿皮质骨,检测其pH值、钙含量,并比较超声波对脱矿速度的影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造成大鼠的免疫抑制,将所制备脱矿骨异位植入大鼠的股部肌袋,术后不同时间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以观察脱矿骨的骨诱导活性。结果超声波条件下脱矿速度明显加快;脱矿骨异位植入后4周开始形成软骨细胞与软骨基质,5、6周形成较多的软骨组织,表现出良好的骨诱导活性。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脱矿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成骨活性,是良好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骨肉瘤患者同种异体骨植骨愈合与吸收的形态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例骨肉瘤患者临床移植的大段异体骨标本,通过大体、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探讨移植骨愈合和吸收的形态学特点。结果例1观察到新骨的形成,植入骨与宿主骨发生骨性结合,在结合部位观察到骨爬行替代的演变过程。扫描电镜下看到愈合处多为松质骨,有形成面和吸收面及不同阶段的成骨细胞和各种形态的破骨细胞。例2植入骨和宿主骨发生自然离断,两端均吸收破溃,无愈合。宿主骨端有较多的破骨细胞和吸收窝,看不到形成面和成骨细胞。结论植骨方法、对接情况、固定方式、年龄及不同部位的供体骨均影响植骨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一种既有成骨作用又有局部抗感染能力,且有较低免疫原性的新型高效骨植入材料.方法:实验于2002-09/2005-03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采用超声负压双重复合法制备庆大霉素含量为172 mg/条的复合羊同种抗菌骨,植入羊股(肱)骨骨缺损合并感染模型绵羊5只(实验组),对照组5只植入空白骨,采用大体观察、白细胞计数、影像学、组织学、细菌学检查等指标评价其抗感染效果及成骨能力.结果:参加实验10只绵羊,对照组1只羊于第17天死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败血症.进入结果分析为9只绵羊.①实验组除1例感染外,其余有效的控制了感染并有新骨形成.②对照组术后第4,6周植入骨被脓液包裹,第8,10周植骨区基本被纤维组织填充.③成骨组织及炎性组织体积密度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实验组比对照组有较多的新骨形成与较轻微的炎性反应.④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骨组织细菌密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64&;#177;3.37)&;#215;10^8,(1.64&;#177;3.27)&;#215;10^12CFU/g,P<0.05].说明庆大霉素复合抗菌骨能有效抑制局部细菌的生长繁殖.结论:复合庆大霉素同种抗菌骨具有较好的局部抗感染效果及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8.
异种骨移植材料制备及其骨诱导活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酶处理法去除猪骨组织中的主要异种抗原--α-半乳糖抗原(α-Gal),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其力学性能和骨诱导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新鲜猪髂骨用α-半乳糖苷酶处理去除α-Gal,冷冻干燥后辐照灭菌.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猪髂骨分为:A组新鲜骨、B组去抗原骨、C组冻干去抗原骨及D组冻干辐照去抗原骨.取B组骨扫描电镜观察,Smile View软件测量骨髓腔大小;采用ELISA法检测A、B及D组骨块α-Gal含量:检测A、B、C及D组力学性能;将去抗原脱矿骨(实验组)及脱矿骨(对照组),植入Wistar大鼠股部肌袋,于术后3、4、5、6周取出植入骨行组织学观察及ALP活性检测.结果 制备的B组骨呈三维网状结构,与人松质骨类似,骨髓腔大小为150~600μm.A、B、D组α-Gal吸光度值分别为0.358±0.027、0.191±0.011和0.190±0.0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间力学性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植入3周,骨内长入的间充质细胞转变成软骨细胞并开始分泌软骨基质,4周骨内形成软骨组织,6周骨边缘成骨活跃,形成类骨质,骨内可见成熟软骨组织:对照组植入3~6周显示植入骨吸收,未见成骨迹象.实验组植入3~6周的AL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酶处理法能有效去除猪骨组织中的主要异种抗原,保留了其力学性能与骨诱导活性,有望成为一种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