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者女 ,2 2岁 ,农民。 1999年 3月 ,因连续 3天每天持续观看电视节目达 18小时以上 (距电视屏幕 1米以内 ,电视为黑白电视机 ,品牌不详 ) ,2天后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伴眼胀痛 ,于出现症状后 1天来我院门诊就诊。既往无眼疾及其他病史。全身查体未见异常。眼部检查 :双眼视力均为 0 1,不能矫正 ;双眼外眼及眼前段未见异常 ;眼底 :双眼黄斑部及附近视网膜反光增强 ,色泽变淡 ,放射状皱褶 ,中心凹反射消失 ,未见明显的视网膜隆起、渗出或出血。眼压 :右眼 9mmHg(1mmHg =0 13 3kPa)左眼 7mmHg。验光未见异常。视野 :双眼相对性中心暗点。P VE…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与比较不同屈光度近视青少年儿童黄斑区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6~18岁青少年儿童115例230眼。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E)分为4组:正视组16例32眼,低度近视组47例94眼,中度近视组34例68眼,高度近视组18例36眼。RTVueXR扫描黄斑区6mm×6mm范围,系统自动分区,分为以黄斑中心小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1mm的中心凹(fovea)环、1~3mm的内环(parafovea)、3~6mm的外环(perifovea),且每个圆环被进一步划分为颞(T)、上(S)、鼻(N)、下(I)4个象限,定量分析各分区浅层、深层毛细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结果:正视、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黄斑区整体浅层毛细血管密度依次显著减低,分别为(44.4±3.5)%、(44.8±3.8)%、(44.3±3.8)%、(42.6±4.5)%(F=2.963,P=0.033),内环颞侧浅层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6.1±3.5)%、(46.8±5.1)%、(46.2±4.3)%、(43.8±5.5)%(F=3.436,P=0.018);四组黄斑区整体深层毛细血管密度随着近视度数增加亦显著降低,分别为(49.9±4.1)%、(48.4±4.7)%、(47.9±5.5)%、(45.3±4.7)%(F=4.806,P=0.003),外环深层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9±4.4)%、(47.2±5.2)%、(46.6±6)%、(43.6±5.1)%(F=5.495,P=0.001)。四组黄斑区整体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93.9±12.9、295.5±13.0、290.9±12.0、284.5±10.7μm(F=6.606,P<0.001)。内环颞侧、鼻侧浅层毛细血管密度与SE呈正相关(r=0.221、0.219,P=0.001、0.001),外环颞侧、上方、鼻侧、下方深层毛细血管密度与SE呈正相关(r=0.172、0.200、0.250、0.296,P=0.011、0.003、<0.001、<0.001);黄斑区除中心凹外其余区域视网膜厚度与SE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青少年儿童近视度数的增加,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密度降低,以内环颞侧为甚;深层毛细血管密度降低,以外环范围内为甚;视网膜厚度降低,以内环和外环范围为甚。青少年儿童近视随着屈光度增加,会导致黄斑区结构和血流循环的变化,在高度近视眼中改变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在眼表重建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6例17眼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角膜上皮持久不愈合的患者实施羊膜手术,术中用组织粘合剂固定羊膜.其中Ⅳ度以下眼化学烧伤4例5眼,外伤或异物剔除术后持续性角膜溃疡4例4眼,局限性蚕蚀性角膜溃疡3例3眼,神经麻痹性角膜溃疡和暴露性角膜溃疡各2例2眼,绝对期青光眼合并大泡性角膜病变1例1眼.全部患者在术前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术后予加压包扎、局部抗炎等处理.随访2~12 mo,观察视力及局部反应、角膜上皮的生长情况、羊膜的贴附情况等.结果:手术后88%的患眼上皮缺损愈合,愈合时间为9~48(26.7±7.8)d,羊膜贴附的时间约为1mo,83%的患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于有角膜缘干细胞残存的眼表,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可以恢复眼表的完整性,有效地防止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改善患者局部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4.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一种目前尚难以控制致盲率极高的眼病,特别是伴屈光介质混浊的晚期病例治疗效果更差。我们采用虹膜氩激光光凝、小梁切除及丝裂霉素C联合治疗晚期NVG。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视网膜脱离患者32例,均为单眼发病患者,除2例因故未行手术予以保守治疗外.其于30例均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现将对其手术前后心理压力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5年6月~1998年6月共收治视网膜脱离患者32例,均为单眼发病患者,除2例因故未行手术予以保守治疗外,其余30例均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现将对其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行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岁~62岁,平均36.8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3例其中原发性伴近视18例,外伤4例,白内障术后1例。非孔源性视膜脱离7例。术式单纯巩膜外硅胶垫压+冷凝12例,巩膜外冷凝+硅胶环扎+局部垫压+放液+注气术18例。术后一次成功26例,4例因眼部情况差致手术失败而到外地行玻璃体切割术等。2术前心理护理视网…  相似文献   
7.
眼部、头部耻阴虱寄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着孔×,男,7岁,学生,江安县留根镇人,于1995年12月5日来我院就诊.主诉:双眼及头部发痒1 月.1 月前,患儿有双眼及头部发痒,其父亲在双眼上睑睫毛上捉下数个“小虫”,反复取之不尽,即来就诊,查体:双眼视力1.5,双眼睫毛及头发中段有灰褐色痂皮样物,双眼睑缘轻度充血,双眼球结膜无充血.裂隙灯下见双眼睫毛间的灰角色痂皮样物呈蟹形,头短,腹部膨隆,有小钩钩住睫毛,与睫毛矍附较紧,用劲可乔刮下.将睫毛及虫体、头发及虫体剪下一部分送寄生虫教研室,镜下观察虫体显发白色,胸部甚宽,胸部宽短.腹侧是锥状突起,上有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黄斑区血流特点并评价OCTA对DR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12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的糖尿病患者57例87眼作为DR组;另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DR组相符的健康体检者43人8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OCTA检查两组受试者视网膜,选取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进行观察,将所得图像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圆心,直径1 mm和3 mm的内外2个同心圆,采用自带分析软件得到1 mm×1 mm、直径1 mm到3 mm以及3 mm×3 mm范围内的血管线性密度(vascular density,VD)和血流灌注密度(perfusion density,PD)值,分别记为VD1 mm×1 mm、VD1 mm×3 mm、VD3 mm×3 mm、PD1 mm×1 mm、PD1 mm×3 mm、PD3 mm×3 mm。同时,采用自带分析软件得到观察对象的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域(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周长和形态指数。分析DR组与正常对照组受试者间定量指标差异,分析各指标与D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DR的诊断价值。结果 DR组的VD1 mm×1 mm、VD1 mm×3 mm、VD3 mm×3 mm、PD1 mm×3 mm、PD3 mm×3 mm、FAZ形态指数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FAZ周长较正常对照组增长(P<0.05)。DR疾病严重程度与VD1 mm×3 mm、VD3 mm×3 mm、PD1 mm×3 mm、PD3 mm×3 mm、FAZ形态指数呈负相关(r=-0.694、-0.672、-0.559、-0.513、-0.626,均为P<0.05),与FAZ周长呈正相关(r=0.265,P<0.05)。VD1 mm×3 mm对DR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22、最佳诊断界限值为21.05 mm-1、灵敏度为0.909、特异度为0.849),而PD1 mm×1 mm、FAZ面积和FAZ周长对DR的诊断价值不大。结论 OCTA能准确反映DR患者黄斑区改变情况,在DR的无创化诊断和随访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