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外科是外科的基础学科,普外疾病是外科的常见多发病,普通外科在云南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但在解放以前进展很慢,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有外科设备的较大医院都集中在昆明,稍大的手术如胃大部切除,胆囊切除等也只能在昆明的大医院中进行。外科病床和外科医生数量都很少,外科病房是综合性的大外科,各个专科尚未独立形成。当时既没有正规的学术活动,更谈不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所以普通外科在解放前没有什么创造性的成就与显注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是指位于胃肠道肌肉组织的几种类型的细胞,从形态和机能上看,处于肠神经系统和平滑肌细胞中间.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结直肠癌 (CRC)患者者围手术期的细胞免疫状况以及化疗、免疫制剂对它们的影响 ,同时观察这一期间几种肿瘤标志物 (TM )的变化 ,将手术切除的 48例CRC患者 ,随机分为 :(1)化疗组 (实验组 ) (18例) ;(2 )免化组 (实验组 ) (化疗联用干扰素 ) 2 0例 ;(3)手术组 (对照组 ) (10例 ) .分别于术前、术后 2周 ,术后 6周进行T细胞亚群 (CD4 ,CD8,CD4 /CD8)、NK细胞、癌胚抗原 (CEA)、糖链抗原 19- 9(CA19-9)、胃癌抗原 (MG-7)检测 ,并与正常人参考值比较 .结果发现 :(1)CRC患者除DukesA期外 ,术前均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患者抗生素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依据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结果决定抗生素的使用方案,对照组患者依据医师的临床经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痰细菌等检查结果决定抗生素的使用方案。对两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和住院病死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住院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为7~10 d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超过10 d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结果指导AECOPD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可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缩短使用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且对于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患者预后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作为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方式,参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也发生于胰腺移植中供体胰的切取、保存、再灌注和排斥反应过程,被认为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排斥反应并最终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大鼠PDLLA/NGF(外消旋聚乳酸/神经生长因子)复合套管模型和大鼠外周神经自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模型,观察对比各模型神经恢复过程中机械痛觉超敏的变化及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改变,探讨两种神经再生模型中神经再生与神经性疼痛的联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为坐骨神经挤压模型组;B组为PDUA/NGF套管修复模型组,C组假手术组.分别制成模型后,术后18 d起检测机械刺激阈值及c-Fos表达计数.结果:A、B组各项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c-fos表达阳性细胞计数及机械痛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模型再生神经生长进入去神经支配区域时,均出现支配区域的痛觉超敏和疼痛相关行为,神经性疼痛的发生时间、强度以及恢复均有不同,并和神经再生情况相关,提示神经性疼痛是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高温环境对执行训练任务战士外周血IL-17浓度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训练战士160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人,分别于(32±1)℃(试验组)和(22±1)℃(对照组)环境中连续训练2 h后,抽取静脉血检测IL-17浓度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结果在高温环境训练40、50、60 min战士的体温分别为(38.74±0.26)、(39.23±0.24)、(39.51±0.34)℃,较常温环境训练的战士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温环境训练40、50、60 min战士的自感劳累等级评分分别为17.62±0.66、18.03±0.56、18.47±0.84,较常温环境训练的战士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温训练2 h后战士外周血中IL-17浓度为(7.12±4.03)pg/ml,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为(6.43±1.27)×109/L,淋巴细胞为(9.84±1.36)×109/L,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温环境能明显增高训练战士体温、自感劳累等级评分、外周血中IL-17的浓度以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  相似文献   
8.
PTEN基因联合奥沙利铂对胆管癌细胞生长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PTEN基因转染人胆管癌细胞(QBC939),联合化疗药物奥沙利铂(L-OHP),分别进行人胆管癌细胞体外培养和体内接种生长,观察分析该基因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探索人类胆管癌的生物治疗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将携带PTE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BP-PTEN和不含该基因的空载体.转胆管癌QBC939细胞,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克隆、扩增培养.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MTT细胞活性观察;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转染前后PTEN阳性表达率;透射电镜扫描观察转染前后及联合奥沙利铂后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分析细胞的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体外细胞侵袭力抑制试验;裸鼠体内肿瘤生长,病理学及电镜扫描的观测.结果PTEN基因转染后QBC939细胞稳定表达,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肿瘤细胞活性下降(P<0.05),细胞周期G1~S期抑制,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透射电镜细胞较成熟、分化好;细胞侵袭力明显抑制(P<0.05);裸鼠体内肿瘤未转染组生长早,加入奥沙利铂后生长受抑制(P<0.05),病理证实为腺癌.结论1.脂质体成功将PTEN基因转染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并稳定表达.2.PTEN基因转染后细胞生长速度无明显变化;MTT实验活性细胞数有所下降.3.转PTEN基因后的胆管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显示线粒体增多,细胞较成熟、分化好;流式细胞议分析,细胞周期G1期被抑制,细胞凋亡多,侵袭力受到抑制;4.接种转PTEN基因裸鼠的体内成瘤显著抑制;6.转基因的生物治疗联合奥沙利铂(L-OHP)对人胆管癌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urvivin反义核酸技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效果。方法本实验共分6组,分为以脂质体介导反义寡核苷酸组(ASODN/Lip)、无义寡核苷酸组(NODN/Lip)及RPMI 1640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Lip),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应用Hoechst 33258/PI双重染色观察MCF-7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DNA凝胶电泳观察凋亡情况,研究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Hoechst 33258/PI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转染后的细胞结构呈凋亡样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见转染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并出现G2/M期阻滞现象;DNA凝胶电泳在600ng/ml,800ng/ml ASODN/Lip组的电泳图谱上呈现出明显的“梯状”现象。结论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表达下涧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以及阻止有丝分裂发生在G2/M阻滞期来实现,Survivin靶向反义核酸技术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阻断大鼠门静脉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及乌斯他丁对其损害的保护作用,为临床门静脉阻断后肠屏障功能的保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手术组(n=30)、手术 药物组(n=30)。手术组及手术 药物组门静脉阻断时间为40min,门静脉复流4h。70只动物均于手术后4h40min在无菌条件下取门静脉血2ml检测内毒素:取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距回盲部2cm处取小肠肠壁组织1cm,作病理学检查,观察肠粘膜通透性及其形态学结构改变。结果:对照组与手术组比较,大鼠门静脉阻断后其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明显上升;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阳性率增加;小肠壁形态学结构亦发生明显改变。手术 药物组与手术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改善。结论:大鼠门静脉阻断后可导致其肠屏障功能的损害,乌斯他丁对上述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