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云南省保山市手足口病流行与病原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统计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云南省保山市2008-2014年的手足口病患者资料;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随机抽取的患者标本进行毒株筛选和评估。结果 2008-2014年保山市通过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患者总计为15025例,其中重症98例,死亡5例,发病率从2008年的12.5/10万升至2014年的147.2/10万。病例的区域分布提示以隆阳区的病例构成及发病率最高(47.4%,110/10万);病例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峰值出现在夏季前后(4-7月、9-12月),冬春少见;病例大多是5岁以下的儿童(93.9%),相对集中在1岁年龄组(2192.8/10万),儿童病例中以分散居住(85.0%)明显多于托幼机构(10.2%)。抽取1042例病例标本经检测阳性为680例(65.3%):柯萨奇病毒A组16型247例、肠道病毒71型173例、其他肠道病毒189例、混合感染71例。结论 手足口病在云南省保山市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发病的季节、年龄、区域分布和优势毒株型均有较典型的流行特征。提示对重点地区的重点人群亟需加强健康宣教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保山市乙型肝炎(乙肝)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Excel 2007及SPSS 19.0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开源软件GeoDa 1.8.0软件进行于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SaTScan 9.6软件开展回顾性时间扫描统计,同时运用ArcGIS 10.5软件绘制各乡镇乙肝年均发病率和急性乙肝年均发病率分布图以及发病风险图。  结果  2005-2018年云南省保山市共报告乙肝患者1846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2.30/10万。 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年男性农民;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每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的季节发病高峰。 隆阳区乙肝报告病例数最多且发病率最高,空间自相关提示乙肝发病在乡镇尺度上存在空间聚集性;空间扫描统计量显示空间聚集区位于保山东北地区,空间聚集区以杨柳乡为中心,聚集半径为31.46 km,聚集区覆盖保山市区及周边地区等12个乡镇或街道办,聚集区内的乙肝发病风险(RR)是聚集区外的2.26倍。 急性乙肝发病率的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为0.40;急性乙肝发病主要聚集在碧寨乡等保山西南部地区19个乡镇,聚集半径为38.92 km,聚集区内的发病风险是聚集区外的1.82倍。  结论  保山市部分乡镇乙肝和急性乙肝发病率高,且乙肝和急性乙肝发病在乡镇尺度上均存在热点地区,热点地区存在空间分异性。 今后应根据本市乙肝流行特征,深入开展乙肝空间分异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了解保山市15岁以上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水平,探讨乙肝感染情况及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在保山市5个县区随机抽取15岁以上人群2768人,调查基础数据,对抽取的血清用胶体金快速检测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结果 2012年保山市15岁以上人群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6%、23.16%;男性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8%、24.72%,女性分别为2.45%、21.85%;各年龄段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表面抗体保护率分别在2.4%~3.7%和18.6%~27.8%之间;农民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3%,22.31%,非农民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9%,22.57%;城区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5%、23.26%,郊区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54%、16.51%,山区表面抗原、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2%、26.05%,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隆阳区、腾冲县、施甸县、昌宁县、龙陵县表面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42%、3.09%、2.75%、4.07%、2.50%,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65%、34.00%、15.29%、25.18%、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山市15岁以上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较低,但乙肝疫苗保护率也较低。应充分发挥教育、卫生、社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作用,加大对乙肝危害及接种乙肝疫苗好处的宣传力度,提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云南省保山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伤寒副伤寒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保山市2005—2015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保山市伤寒副伤寒年均发病率为12.11/10万,以伤寒为主;各年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伤寒=314.907,P<0.05;χ2副伤寒=249.316,P<0.05;χ2伤寒/副伤寒=249.316,P<0.05),2014年以后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大幅下降,各发病率均以2015年最低;各月均有病例报告,7—9月为发病高峰;五县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施甸县、龙陵县、隆阳区、腾冲县、昌宁县(χ2伤寒=1 375.149, P<0.05;χ2副伤寒=431.417,P<0.05;χ2伤寒/副伤寒=249.316,P<0.05);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为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分别占总发病的53.95%、21.69%、12.60%;男∶女=1∶1.05;5~10岁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最高。结论 2014年后保山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大幅降低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对农民、学生、散居儿童以及高发县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 2011-2016 年保山市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保山市水痘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 2011-2016 年保山市水痘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共报告水痘病例5724 例,年平均发病率37.49/10 万,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χ2趋势=63.733,P<0.001)。所辖 5个县(市、区)均有水痘病例报告,发病率前 3 位为腾冲市、施甸县和隆阳区。全年每月均有病例发生,呈双峰分布,峰值为4-7月和 10-1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4~10岁间,占全部病例数的 55.17% ,男女性别比为 1.13[DK]∶1。农村发病数高于城市。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其中学生病例数最多,占全部病例数的56.81% 。期间无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论 保山市水痘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发病率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建议适时调整免疫规划策略,特别是针对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的学生和学龄儿童加强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保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保山市2008—2013年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保山市共报告11 268例手足口病,其中重症病例86例(0.76%),死亡病例5例(0.04%)。总发病率为524.99/10万,发病率从2008年的12.49/10万上升至2012年的153.06/10万。5岁以下幼儿占93.46%(10 531/11 268),男女性别比为1.66∶1,隆阳区发病数占43.26%(4 875/11 268),发病高峰在4—7月,散居儿童发病占84.91%(9 568/11 268);病原学检测:Cox A16病毒数占37.75%(114/302),EV71病毒数占33.11%(100/302)。结论保山市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有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和季节性特征,且EV71病毒与Cox A16病毒交替为主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保山市隆阳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现状和影响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按预防性健康检查顺序随机抽取2016年1—3月到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部分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其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共抽查173人,应答率为93.5%。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67.9%,完全知晓8个艾滋病相关知识条目的占19.1%,完全不知晓为5.2%。不同文化程度、民族和职业现状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望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以与朋友或同伴交流(75.1%)及向医生咨询(66.5%)为主。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今后应持续对其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全面强化其艾滋病防治意识,确保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掌握保山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保山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31例,无死亡病例,以散发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57∶1;有90.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幼儿,以1~2岁发病较多,占57.6%;散居儿童占74.0%,托幼儿童占19.5%,学生占4.8%;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4~8月(65.8%)。结论应抓好托幼机构及儿童聚集单位的防控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应加强疫情监测,采取果断措施加以防控,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9.
症状监测是实现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和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国内外有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关于在新冠病毒感染防控中症状监测的特点和实施情况,归纳国内外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监测项目的设计经验,为开展症状监测体系的构建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