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刺球后穴治疗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观察针刺球后穴治疗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6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分析。结果:针刺球后穴在降眼压、提高视力方面,改善C值(房水流畅系数)等方面优于噻吗心安眼药水的治疗方法。结论:本课题提供了一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法,针刺球后穴可以明显的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从而改善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针药配合治疗面肌痉挛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颜面部肌肉抽搐,发作无规律,间歇时间不定。病变初期多由上、下眼睑部开始,严重者逐渐波及整个面部。长期发作可出现两侧面部不对称,表情不自然。本病多由精神紧张,劳累或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引起。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所以治疗方法单一,现临床上只能运用抗痉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纳等治疗,疗效均不理想,不良反应较大。而中医采用针药结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无不良反应,效果明显且持久。  相似文献   
3.
推拿治疗亚健康状态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临床资料60例均为我院2002年3月~2004年3月门诊就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女性18例,男性12例,对照组30例,女性17例,男性13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方法2.1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操作步骤如下:仰卧位:施一指禅推法于患者头顶部,主要作用于百会、四神聪、前顶、上星、神庭等穴,治疗时间约3min,继之以揉法,大鱼际揉太阳、阳白、童子、上关、听会,拇指揉印堂等,时间为5min。最后采用抹法,用滑石粉或爽身粉作为介质抹太阳、眉弓、牵正、颊车等穴,时间为5min。俯卧位:采用按法(指按、掌按、肘按)…  相似文献   
4.
明代医家苍龟探穴针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明代医家徐凤、汪机和李梴苍龟探穴针法的操作要领及特色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分析,认为徐凤针法的主要特色是在穴位浅部进行"一退三进"的钻剔,汪机的一种操作是在穴位浅层进行各个方向的探刺,并结合大幅度的提插和捻转,另一种操作是在穴位各部"三进一退"后,重点在深部(地部)进行盘剔,而李梴是在穴位的浅部的每个方向均行"三进四剔",总结出苍龟探穴针法的操作关键点应为"钻"和"剔"的操作,而现代医家均缺少"剔"的操作,并没有保持古代针法的原貌。应该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古代针法的优点和精华,并紧密结合现代针灸临床实际,对古代针法进行规范化研究,增加可操作性,这是古代针法研究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拟通过培元法对中风后气虚便秘治疗的临床研究,观察其对中风后气虚便秘的疗效及观察指标的影响。方法中风后便秘气虚型患者60例,分别采用培元法中药汤剂与针灸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NIH-CPSI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培元法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等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元法治疗对症状指数评分检查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元法能明显改善症状指数评分检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