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 HBV 基因型的构成状况及 HBV P 区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对2010年8月~2011年10月送检的740份 HBV 感染者血清,采用 ABI 基因测序仪检测 HBV 耐药位点和基因型,应用 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40例 HBV 感染者中,检出 HBV B 基因型40例(5.41%),C 基因型695例(93.92%),D 基因型5例(0.68%);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耐药明确相关的位点突变377例(50.95%),其中195例(51.72%)患者既往有明确的应用核苷(酸)类似物(NA)史,在这195例发生耐药的患者中,B基因型12例,C 基因型183例,两基因型间耐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他们中包括 CHB 患者118例,肝硬化患者77例,主要耐药变异模式为 M204V+L180M、M204I、M204I+L180M 和 A181V,两组间 ALT、HBV DNA 载量和主要耐药变异模式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HBV DNA 载量是影响 NA 耐药的相关因素(x2=0.496,P〈0.001),但耐药与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CHB 或肝硬化)和 ALT 水平无显著性相关;此外,本文还检出多处未知变异位点,如 rt64、rt126、rt178和 rt129等。结论核苷(酸)类似物的使用将伴随病毒变异的发生,其耐药基因变异位点具有一定的特点及规律性,动态监测 HBV DNA 载量对早期发现耐药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内文献共报道肝右叶发育不良55例[1-6],其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点。布加综合征(BCS)[7,8]是指肝静脉和(或)邻近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所引起的疾病,以肝脏排血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与肝硬化等常见疾病相似,易于误诊。肝右叶未发育并发BCS在国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奈替米星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 Agilent extend—C18(4.5×150mm,S—5um),流动相为乙腈-1.36%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 pH 值为2.2)(225:775)。检测波长为205nm;结果:硫酸奈替米星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2%,RSD 为0.76%。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探讨IL-35在HBV持续感染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7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患者,6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29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和26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的外周血中IL-35水平,并对不同组别患者之间的IL-35水平进行比较;对IL-35水平与HBV DNA载量、肝功能指标ALT、AST、ALB和TBil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HBV感染者中IL-35水平高于NC组,其中CSHB组患者IL-35水平(19 408±23 272.6 pg/ml),显著高于CHB组(4478.1±5838.9 pg/ml,P< 0.05)、LC组(3920.9±6520.2 pg/ml,P< 0.05)、ASC组(224.7 ± 123.3 pg/ml,P< 0.05)及NC组(37.0 ± 48.6 pg/ml,P< 0.05);CHB组IL-35水平显著高于ASC和NC组(P< 0.05),与LC组无显著性差异;ASC组显著高于NC组(P< 0.05);IL-35水平与ALT、AST、TBil和PT水平呈正相关(P< 0.05),与ALB水平呈负相关(P< 0.05);与HBV DNA载量无显著线性相关,HBeAg阳性与阴性者患者血清中IL-3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感染者外周血中IL-35水平增高,提示IL-35在HBV持续感染的免疫致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为临床中通过调控IL-35水平来治疗HBV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对树突状细胞(DCs)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探讨治疗CHB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CHB患者和健康对照组(NC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部分PBMC体外诱导培养获得DCs,部分PBMCs用特异性免疫磁珠分选获得CD4+CD25+Treg和CD4+CD25-T细胞;不同来源的DCs和正常对照组CD4+CD25-T细胞混合为反应细胞,将不同来源和不同比例的Treg分别加入到反应细胞中培养3 d,MTT法检测Treg抑制DCs的抑制指数(SI),并在培养DCs的不同时间加入Treg,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HLA-DR的表达。结果来源于CHB患者及NC组的Treg均可抑制DCs的免疫作用,来源于CHB患者Treg抑制DCs能力显著高于N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比例的Treg均可抑制DCs的免疫功能,随着Treg比例的增高抑制作用也越明显,抑制指数亦越高。在DCs培养的不同时间加入相同比例的Treg,发现Treg对DCs表面分子CD80、HLA-DR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加入Treg的时间越早,DCs表面分子表达降低越明显。结论 CHB患者Treg可显著抑制DCs免疫功能且呈时间和量的依赖,抑制DCs表面分子CD80和HLA-DR表达,可能是Treg抑制DC免疫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 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1]。患者大部分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胸痛、心肌酶增高、心电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无创评价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可靠性及肝脏的剪切波速(SWV)与肝病患者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VTQ技术测定165例慢性肝病患者(研究组)和161例健康体检者(NC组)肝脏Swv。研究组中131例慢性肝病患者行肝组织活检,分析SwV与体重指数(BMI)、肝功能、AST与血小板比值(APRI)、PL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炎症程度(G)及纤维化程度(S)的相关性。结果纤维化分级S0、S1的慢性肝病患者的swv无明显差异(P=0.145),其他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4组〉s3组〉S2组〉S1组〉NC组(P均〈0.05),而纤维化(S0组)的慢性肝病患者与NC组的SWV无明显差异(P=1.972)。轻度纤维化(S0组、S1组、S2组)、重度纤维化(S,组)和肝硬化(S4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当S≥S,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95%C10.976~1.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89(95%C10.978~1.000);以1.570m/s为界值,诊断S≥S,的敏感度为93.1%,特异度为92.5%;当S=s。时,以1.870m/s为界值,诊断S=s。的敏感度为97.7%,特异度为91.7%。INR、APRI、LN、HA、IV.C、PⅢP、TBil、G、S与swV均呈正相关(P均〈0.05),其中S与SwV高度相关;PLT与swv呈负相关(P=0.000),PLT值越低,测得swv越高,而年龄、性别和BMI与swv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Swv与肝脏病理纤维化分级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用来评价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VTQ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原有小儿清肺散质量标准基础上,建立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以此来提高其质量标准.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法测定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黄芩苷与其他组分分离良好,并且不受其他组分干扰;其质量浓度在0.005015~0.12036g/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80),平均...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了解忧软胶囊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使用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65nm。结果:紫丁香苷在20.28μg/ml~202.8μg/m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55%,RSD=1.1%(n=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解忧软胶囊中紫丁香苷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NA]为继干扰素后的又一类抗HBV药物,随着其临床推广及应用,出现的问题也愈来愈多。由于单一应用NA抗HBV的疗效有限和耐药问题,部分学者提出了初始或耐药后NA联合治疗方案,但至今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EBM)证明NA联合治疗能够显著增加疗效并降低耐药的发生。本文就NA抗HBV联合应用的合理性问题,谈几点个人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