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交通伤致脊柱脊髓损伤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工具和设施的日益发展,交通事故所致脊柱损伤越发多见,其所造成的物力、财力的损失和对人体的创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1],但目前国内对此致伤特点的专题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01年至2007年来收治的93例交通事故所致脊柱骨折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总结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诊疗方法,提高对于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自2007年6月以来收治的2例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包括病因、发病过程、临床表现以及手术后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起病情况、出血部位以及脊髓受压时间等不同,导致患者术后康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尽快完善MRI检查,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是获得最大程度功能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应用骨髓间质干细胞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进行脊柱前路融合的方法.[方法]自髂骨抽取骨髓4 ml,在体外扩增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对12只新西兰大白兔经前路腹膜外行腰椎间盘切除脊柱融合术.每只动物取3个脊柱节段随机接受4种移植方法:骨髓间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纤维蛋白胶(A组),骨髓间质干细胞和纤维蛋白胶(B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纤维蛋白胶(C组),纤维蛋白胶(D组).实验动物在术后3个月处死,利用放射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分析脊柱融合情况.[结果]A组的椎间隙骨痂形成明显较其他组多,组织学上有连续的骨痂形成;B组和C组显示出近似的放射学和组织学变化,有不连续骨痂生成.D组融合效果最差,为纤维肉芽组织填充椎间隙,无骨痂生成.[结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纤维蛋白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体在移植入体内3个月后有良好的成骨并初步获得椎体间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索脑瘫性足下垂内翻的理想手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44足脑瘫足下垂内翻的手术治疗和康复过程。结果:足下垂内翻畸形明显矫正,足跟、第5跖骨头和第1跖骨头触地行走病人25例34足占78%。结论:脑瘫性足下垂内翻采用多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改良竖脊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改良的后正中切开经竖脊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17例(改良组),同期采用传统后路手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21例(传统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改良组和传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6 min和124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0 ml和350 ml,术后伤口引流量分别为70 ml和105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在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的短期治疗效果上,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经竖脊肌间隙入路用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在治疗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时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总结手指复发血管球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的复发手指血管球瘤13例,其中男2例,女11例,年龄17-38岁,其中食指4例,中指5例,环指和小指各2例。第一次手术后到再次手术的时间最短1月,最长5年,平均1.3年。13例患者中在术后有6例曾被误诊为甲沟炎、术后感染或伤口内异物。部分病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检查。13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均诊断为血管球瘤。手术后疼痛三联征消失,伤口无一例感染患者,1例患者甲床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指甲生长欠平滑4例,患者术后对于手指外观满意率85.6%。结论正确认识并诊断复发血管球瘤,并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彻底切除肿瘤以减少复发,是取得良好治疗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原发于腰椎的恶性淋巴瘤相对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甚少。我院收治原发于L5椎体的非霍杰金淋巴瘤(primary nonhodgkins lymphoma of bone.PNHLB)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融合和固定不稳定的脊柱部位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主要目的和方法,Steffee钢板的使用更有利于提高植骨融合率。我院1995年4月至1996年4月用Steffee钢板原位内固定治疗脊柱滑脱14例,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并探讨选择性胫神经三头肌肌支部分切断术在治疗痉挛性马蹄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2000年8月-2007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选择性胫神经三头肌肌支部分切断术治疗的痉挛性马蹄足畸形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对比手术前后下肢肌力、肌张力、病理征的变化,对比手术前、手术后患者姿势以及功能的改变.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42例患者采用选择性胫神经三头肌肌支部分切断术治疗后,肌张力降低,踝关节活动改善,下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随访12个月时有效率为90%.结论 选择性胫神经三头肌肌支部分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患者马蹄畸形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针(GSH)治疗老年人股骨髁部(髁间及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病例26例,按OA分类;AI型1例,A2型2例,A3型6例。C1型4例。C2型3例。结论 GSH钉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髁部骨折,特别是复杂骨折的有效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