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预后。方法选择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亚低温治疗。治疗过程中应用TCD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及颅内压监护仪监测颅内压,6个月后行GOS评分判断预后。结果治疗组中脑血流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在亚低温治疗3 d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 P <0.05)。治疗组在3 d后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6个月预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亚低温能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颅内压,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魏秀霞  王峰  王大维  韩萌  步玮 《河北医药》2013,(19):3015-3016
颈髓损伤患者急性期即早期常合并腹胀和便秘,应激性溃疡、晚期发生便失禁等消化系统并发症[1]。严重腹胀使膈肌升高,更加重了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困难,便秘影响患者的食欲,不利于患者康复。应激性溃疡是颈髓损伤患者一种严重并发症,护理不当,造成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对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我院采用亚低温治疗,效果满意,为进一步推进优质化护理,我们借鉴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原则,为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建立了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的早日恢复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微出血(CMBs)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脑出血病灶数量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CMBs患者42例为观察组,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经SWI检查并对两组进行量表评估。结果观察组共检出病灶79个,其中基底核区病灶43个、丘脑5个、小脑3个、脑干3个、大脑皮质及皮质下25个;观察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严重程度CMBs 3组患者MMSE总分、注意力和计算力、延迟回忆、语言能力评分差异显著(P<0.05);3组Mo CA总分、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记忆力、注意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差异显著(P<0.05);脑叶组MMSE、Mo CA总分显著低于深部幕下组(P<0.05)。高血压、CMBs病灶数量≥6个、CMBs部位发生在脑叶是CMBs患者认知障碍独立的危险因素,早期使用阿司匹林是CMBs患者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 SWI可对CMBs患者出血病灶进行早期检出,出血病灶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检出出血病灶越多、脑叶发生CMBs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就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椎管内淋巴瘤非常少见,并且无特征性神经症候群表现.我科自2003年4月至2009年7月共收治4例原发性椎管内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spinal epidural Hoolgkin lymphoma),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电针经穴对脑出血后偏瘫痉挛大鼠脊髓颈膨大处谷氨酸受体2(GluR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缓解脑出血后偏瘫痉挛症状的机制。方法 将4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模型组18只、电针组18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采用立体定向在右侧内囊注入自体尾血方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不注射自体尾血。造模后电针组采用电针刺激大鼠曲池与足三里穴,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术后第3天、第7天对大鼠分别进行行为学检测[神经功能状态(采用Zea-longa评分评定)、肌张力(采用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分测定)、旷场实验],并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颈膨大处GluR2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第3天、第7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Zea-longa评分和左前肢、左后肢的改良Ashworth评分均明显增高(P均<0.05),运动总路程明显缩短(P均<0.05),平均速度明显减慢(P均<0.05),静止时间明显延长(P均<0.05),脊髓颈膨大处GluR2蛋白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骨凹陷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 对志愿者进行螺旋CT扫描,在PC机上将CT扫描获得的完整头部数据导人MIMICS软件,生成颅骨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ANSYS 9.0制作凹陷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结果 在PC机上可以快捷准确的生成可用于有限元分析的颅骨凹陷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右顶部发生颅...  相似文献   
7.
基于CT图像构建颅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一种在普通个人电脑(PC)机上基于CT图像构建颅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对志愿者进行螺旋CT扫描,获得完整头部CT数据,在PC机上,将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生成颅骨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利用Geomagic studio 9进行模型后处理,模型经过验证。结果获得了一种基于CT断层图像数据,在普通PC机上应用Mimics 10.01软件及Geomagic studio 9软件,快捷准确的生成可用于有限元分析的颅骨局部三维数字模型。结论获得了一种基于CT断层图像数据在普通PC机上应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生成快捷准确的颅骨局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建立的颅骨模型外形逼真,几何相似性及生物力学特性经过验证,可以用来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理路径是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一定的模式接受护理,通过标准化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有效的照顾。我院2010年2月开始对脊髓栓系合并椎管肿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资料与方法2005年-2007年共收集颅脑损伤患者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18-50岁,排除复合伤,均经头部CT证实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形成。既往患者有脑血管疾病者均不入选。应用导管法外接加强型传感器,监护仪显示颅内压。应用德国DWL2.0MHZ探头,经颅多普勒检测仪对80例患者(伤后、3d、7d、2周)检测出基底静脉的血流速度(VBVB)。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200 P2Y法评估血小板功能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长期应用氯吡格雷行二级预防的患者资料,并进中位时间为1年的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缺血性血管事件组和无缺血性血管事件组。PFA-200 P2Y测量闭合时间(CT),以检测血小板功能。记录随访期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复发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FA-200 P2Y对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2例,24例(16.9%)在随访期间发生缺血性血管事件。缺血性血管事件组P2Y水平低于无缺血性血管事件组,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高于无缺血性血管事件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FA-200 P2Y是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发生缺血性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PFA-200 P2Y对应用氯吡格雷行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者发生缺血性血管事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