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相关致病因素,为临床准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抽取5a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5~45岁75例脑梗死患者(青年组),与83例无神经系统疾病正常健康青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相关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脑梗死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2.33∶1),有多种危险因素20例(29.3%);主要诱发因素有高血压36例(48%),OR值为13.57;吸烟32例(42.7%),OR值为1.94;糖尿病12例(16%),OR值为5.08;高脂血症39例(52%),OR值为3.4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5例(20%),OR值为3.2;大动脉硬化10例(13%),OR值为4.1;风湿性心脏病7例(9.3%),OR值为8.44;其他10.7%。结论青年脑梗死发病与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动脉硬化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血液呈高凝状态密切相关,风湿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可诱发脑栓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8(maternal expressed gene 8,MEG8)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海南省老年病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及同期85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患者组(n=25,NIHSS<5分)、中度患者组(n=29,5≤NIHSS≤20分)和重度患者组(n=26,NIHSS>20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对受试者血清中LncRNA MEG8的水平进行测定并对不同程度组患者血清LncRNA MEG8水平进行比较。患者血清中LncRNA MEG8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分析;Spearman法对患者LncRNA MEG8与NIHSS评分的关系进行分析;Logistic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MEG8水平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强力定眩片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头晕发作频次、头晕发作持续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HI-E评分(13.13±1.65)、DHI-P评分(12.32±1.75)、DHI-F评分(14.62±1.62)及DHI评分(40.40±3.24)均较对照组DHI-E评分(25.27±1.83)、DHI-P评分(18.46±1.94)、DHI-F评分(20.63±1.75)及DHI评分(67.43±2.47)均降低(P<0.05);观察组头晕发作频次(2.11±0.35)次、头晕发作持续时间(12.75±0.52)min明显较对照组头晕发作频次(3.63±0.52)次、头晕发作持续时间(23.28±4.47)min降低(P<0.05)。治疗后,左椎动脉血流速度(50.34±6.16)cm·s-1、右椎动脉血流速度(48.55±5.88)cm·s-1、基底动脉血流速度(49.63±5.22)cm·s-1、高于对照组左椎动脉血流速度(45.22±4.25)cm·s-1、右椎动脉血流速度(42.73±5.11)cm·s-1、基底动脉血流速度(44.23±5.05)cm·s-1,阻力指数(0.45±0.03)低于对照组(0.5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效果较优,可改善患者的情绪、躯体、功能状态,缓解头晕症状,提升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与巴曲酶合用对脑梗死后脑水肿的疗效和机理及合用的安全性. 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44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巴曲酶治疗,对照组给予丹红、疏血通静滴.采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测定双侧大脑半球阻抗值,同时对脑梗死发生后2,7,14d后的梗塞病灶周围水肿带面积及血液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进行监测. 结果 治疗组梗塞病灶周围水肿带面积较对照组减少(P<0.01),治疗组患侧大脑半球阻抗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中MMP-9含量在不同时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奥扎格雷钠与巴曲酶合用可有效的减少脑梗死患者脑水肿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欧阳葵 《河南中医》1998,18(2):56-56
阳和汤加味治疗皮肤病欧阳葵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336500)主题词阳和汤/治疗应用皮肤病/中药疗法阳和汤为《外科全生集》卷四方,功能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治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症,患处平坦色白或暗,不肿或肿势散漫者;近也用于骨结核、腹膜结核...  相似文献   
6.
烫伤配方:虎杖根(焙)15g、冰片1g,将虎杖根研粉与冰片混合浸泡于100ml香油中备用。用法:用棉棒蘸药油涂患处,一般创面有皮损或有大水泡者先用消毒针头挑破水泡挤出水液,然后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清洁创面,再涂药油,反复使用直至痊愈。适应症及疗效:~度烫伤或烧伤。小面积烫伤用药3~5日即可痊愈;对大面积烫伤亦有效,但须配合医院进行全面治疗。此药特点:痊愈后老皮脱落,长出红嫩新皮,逐渐恢复皮肤本色,不留疤痕,屡用屡效。脓窠疮配方:生头适量洗干净晾干捣烂,入白糖少量溶化取汁,即配即用。用法:每日用药前先用茶叶水清洁患处,然后涂上药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老年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lncNEAT1)和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224例脓毒症老年患者分为SAE组(合并SAE,84例)和对照组(未并发脑损伤,140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SAE组分为存活组(44例)和死亡组(40例)。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NEAT1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TREM-2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E老年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SAE老年患者生存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SAE组血清lncNEAT1(4.68±0.79 vs. 2.03±0.37)、sTREM2[(25.14±4.34)pg/mL vs.(11.40±3.71)pg/m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285、21.743,均P<0.05)。SAE老年患者血清lncNEAT1、sTREM2水平与降钙素原(PCT)、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瑶族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6月入住本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瑶族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给予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结果随访1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2012年6月入住本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瑶族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给予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结果随访1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3.8个月,无死亡病例,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良率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瑶族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患者,男,37岁,主因"头痛伴右上肢麻木、乏力1d"于2011年6月1日收住入院。患者于2011年5月31日夜间开车时突发头痛、恶心、干呕,伴右上肢麻木、乏力,握物不稳,头痛以双侧颞部明显,呈持续性胀痛。患者无意识障碍,无视物旋转、耳鸣、言语不清,无一过性黑朦,无四肢抽搐、发热、胸闷、气促等症状。立即就诊于当地医院,于发病后3h行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示左侧顶枕叶可疑小片状低密度影,诊断为"脑梗死",不排除脑炎。给予对症治疗后(具体用药不详)肢体乏力、麻木症状好转,仍有头痛。为进一步明确诊治而入本院治疗。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2型糖尿病4年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极低频电磁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失恢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80只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模型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极低频电磁场治疗组,每组60只。根据实验设计将3组进一步随机分为6个亚组,分别为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21、30 d,每个亚组10只。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模成功后进行极低频电磁场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21、30 d进行水迷宫实验,称量脑组织含水量,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 d后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过氧化氢酶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极低频电磁场治疗组达到高台所需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和模型组(P<0.01);其中治疗后3、7、4、21 d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大鼠达到高台所需时间逐渐缩短。治疗后极低频电磁场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海马CA1区凋亡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低于治疗前和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海马CA1区凋亡阳性神经元数目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