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前列地尔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疗效及机制。 方法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3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0),2组患者均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分别采集2组患者晨空腹静脉血3 mL;治疗第7、14天,采集患者引流袋中引流液5 mL,离心取上清液,移入已消毒的Eppendorf管中,密封,冻存于-80 ℃低温冰箱,并于患者更换负压材料时取部分肉芽组织,10%甲醛固定,石蜡切片。分别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14天血液中降钙素原和血清白蛋白含量及治疗第7、14天引流液中的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肉芽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及腐胺含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降钙素原和血清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治疗第7、14天,观察组降钙素原分别为(0.61±0.46)、(0.30±0.28) ng/mL,低于对照组(0.93±0.47)、(0.49±0.29)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2.15,P=0.03、0.04);观察组血清白蛋白[(27.13±2.13)、(28.78±1.90) g/L],高于对照组[(25.48±2.66)、(25.48±2.66)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3.18,P=0.04、<0.01)。观察组治疗第7、14天引流液中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86.30±5.82)、(106.97±6.44) μmol/L,浓度高于对照组[(65.64±5.76)、(84.80±9.19)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7、9.25,P值均小于0.01);VEGF含量分别为(123.04±11.76)、(240.15±38.85) pg/mL,浓度高于对照组[(85.09±6.72)、(129.57±17.28)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2、11.74,P值均小于0.01);观察组治疗第7、14天,引流液中腐胺浓度为(0.63±0.08)、(0.22±0.08)mg/L,低于对照组[(0.81±0.09)、(0.41±0.0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4、-12.15,P值均小于0.01);取材的肉芽组织中RAGE为37.1±6.76、17.17±5.54,表达低于对照组(52.94±8.72、38.00±5.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0、-7.95,P值均小于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0%,对照组为6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P=0.029)。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前列地尔可以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其机制与前列地尔促进血管内皮分泌一氧化氮、VEGF,加速创面腐胺清除,促进创面肉芽生长的同时抑制RAG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功能超声清创术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细菌清除率及愈合的影响。方法筛选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超声清创后用碘伏消毒包扎;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清创后用碘伏消毒包扎;第一次清创前后各留取细菌标本。结果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90.48%,对照组为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两周后,治疗组创面愈合率为45.83%,对照组为1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功能超声清创仪可明显减轻创面"细菌负荷",减少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外源性腐胺对大鼠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SD大鼠80只,根据外源性腐胺不同注射剂量,随机分为两组:高浓度组(P1组,n=40;50μg/g)和低浓度组(P2组,n=40;25μg/g),每组分别行外源性腐胺腹腔注射,两种剂量的腐胺分别混合生理盐水稀释液共2 ml行大鼠腹腔内注射1次。连续观察并记录注射后大鼠的精神状态改变,包括大鼠活动度、精神状况、进食情况等。结果实验大鼠在腹腔注射后大部分出现了精神状态改变。P1组中SD大鼠在腹腔注射腐胺后呈精神抑制改变,活动转差,嗜睡,无进食水,约30分钟后情况逐渐好转,变活跃直至正常;而P2组SD大鼠则呈兴奋型改变,相互对嘴撕咬、狂躁奔跑,频繁进食水,约30分钟后逐渐平静并恢复如常。P1组和P2组比较,精神状态改变存在差异(χ2=69.408,P<0.01)。结论不同浓度的外源性腐胺能诱导大鼠出现精神状态改变,低剂量外源性腐胺能刺激大鼠产生兴奋作用,高剂量外源性腐胺则对大鼠精神状态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清创对湿性坏死性糖尿病足引发进行性低蛋白血症的影响。方法整理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30例湿性坏死性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时机、临床表现及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等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入院后短时间内出现进行性低白蛋白血症和贫血,清创(包括截肢术)前后到低谷,3~5 d后开始稳步上升,其中术前第2天血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第9天比较有显著差异,术后第1天血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后第9天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湿性坏死性糖尿病足患者常伴有进行性低蛋白血症,而及时手术彻底清创是防止其进一步恶化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5.
多胺广泛分布于生物组织和体液中,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促进细胞分化、增生、生长,对维持细胞膜和线粒体的完整性、DNA和RNA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基因表达、信号转导、调节蛋白合成过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多胺的代谢在临床工作研究中的意义及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8岁,2011年4月左下肢皮肤无明显诱因出现两个约0.5cm×1cm大小破溃面,自行涂药处理,未见好转,破溃面进一步扩大,并由左下肢发展到双下肢多处皮肤溃烂,疼痛明显,并伴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图1~3),曾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换药等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于7月入本院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腐胺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HSF
分为腐胺组和对照组,以含腐胺浓度分别为0.5、1、5、10、50、100、500、1000 μg/ml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设为腐胺组,不添加腐胺
设为对照组。经对照组及不同浓度腐胺组处理的HSF培养24 h后,再以四唑化合物电子耦联显色法(MTS法)测定细胞增殖能
力(用吸光度值表示),Transwell迁移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 FCM)Annexin V/PI标记法测
定细胞凋亡率。结果(1)细胞增殖能力(MTS)测定结果显示,0.5、1、5、10 μg/ml 腐胺组HSF的吸光度值较对照组升高(P<
0.01),并且1 μg/ml时达峰值(0.754±0.024);500、1000 μg/ml腐胺组HSF吸光度值较对照组降低(P<0.01);50、100 μg/ml腐胺
组HSF的吸光度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1 μg/ml腐胺组穿过微孔膜的细胞数目较对
照组显著增加(P<0.01),且达到峰值309±21;50 μg/ml及以上浓度腐胺组HSF穿过微孔膜的数目较对照组减少(P<0.05);0.5、
5、10 μg/ml腐胺组HSF穿过微孔膜的细胞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流式细胞凋亡结果显示,0.5、1、5、10 μg/ml
腐胺组HSF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且在1 μg/ml时细胞凋亡率达最低值(11.10±0.79)%;100 μg/ml及以上浓度
腐胺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且随着浓度增加凋亡率逐渐升高;50 μg/ml腐胺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
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量腐胺可维持细胞正常的迁移能力,显著提高HSF的细胞增殖能力,而较高浓度的腐胺能显著
抑制HSF迁移与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提示不同浓度的腐胺会对创面愈合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增生性瘢痕与萎缩性瘢痕中c-fos mRNA、c-jun 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与瘢痕增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临床上收集32例深度烧伤后瘢痕标本,其中烧伤后4~10个月增生性瘢痕标本18例,烧伤后2~4年内萎缩性瘢痕标本14例.采用RT-PCR方法对上述瘢痕组织中c-fos mRNA、c-jun mRNA进行半定量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TIMP1)表达情况,并利用图象分析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增生性瘢痕中c-fos mRNA表达增高,与萎缩性瘢痕中c-fos mRNA表达有差异(P<0.01);c-jun mRNA表达在两组中表达无差异(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TIMP1)在增生性瘢痕中TIMP1表达减少,统计学上低于萎缩性瘢痕TIMP1表达(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增生性瘢痕与萎缩性瘢痕中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中c-fos基因mRNA表达增高,有利于刺激MMP1对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对减轻瘢痕的增生有一定作用;增生性瘢痕中TIMP1表达降低,通过减少对MMP1的拮抗作用而达到减轻瘢痕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急性感染性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创面临床上常采用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为急性感染性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创面的临床处理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感染性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创面患者共63例,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对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创面分别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包括清创手术和清创手术+负压创面治疗(NPWT),设为手术治疗组,共44例]和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超声清创和常规换药),设为非手术治疗组,共19例。通过分析创面处理前后血糖值变化、创周炎症反应情况、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以及总体截肢率,评价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创面不同临床处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数据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Radit分析法和χ2检验。 结果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血糖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在创周炎症反应和肉芽组织生成方面,手术治疗组在炎症反应控制方面95%CI为0.808~1.149,在肉芽组织生成方面95%CI为0.792~1.133,均明显好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同时对手术治疗组内的清创手术和清创手术+NPWT两种治疗方式行进一步Radit分析,结果提示两种治疗方式在肉芽组织生成方面,95%CI为0.2466~0.64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截肢率为9%,非手术治疗组截肢率为37%,提示手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截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P<0.05)。 结论对于急性感染性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创面,应积极行清创手术治疗或辅以NPWT,尽量清除坏死组织,积极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这对糖尿病足湿性坏疽保肢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