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半夏中鸟苷、胸腺嘧啶核苷、肌苷、尿苷、腺嘌呤、腺苷、尿嘧啶7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赛默飞,5μm, 4.6 m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 半夏中7种核苷类成分的分离度较好,鸟苷、胸腺嘧啶核苷、肌苷、尿苷、腺嘌呤、腺苷、尿嘧啶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鸟苷=11.851X+3.562 1、Y胸腺嘧啶核苷=9.422X+0.191 5、Y肌苷=11.619X+2.816 0、Y尿苷=11.818X-1.405 1、Y腺嘌呤=14.849X+0.510 9、Y腺苷=16.471X+1.906 3、Y尿嘧啶=14.758X+5.562 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1%、98.70%、98.84%、98.37%、97.8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缝隙连接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
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丙泊酚低剂量(P25,25 mg/kg)组、中剂量(P50,50 mg/kg)组、高剂量(P100, 100 mg/kg)组、甘珀
酸(CBX)干预缺血再灌注(I/R+CBX)组和甘珀酸干预丙泊酚高剂量(P100+CBX)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模型,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采用Longa’s 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的变化;
Western blot法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激酶C(PKC)以及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缺血再
灌注组相比,除丙泊酚低剂量组外,丙泊酚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率均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组效果更
佳;甘珀酸可以进一步增强丙泊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Cx43蛋
白表达以及Bax与Bcl-2比值显著增高,而PK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丙泊酚高剂量组较I/R组Cx43蛋白表达及Bax与Bcl-2比值
明显降低,PKC蛋白表达显著增多;且甘珀酸可以使丙泊酚的这一作用增强。结论丙泊酚预处理可减轻I/R损伤,其机制可能
与通过PKC信号通路抑制缝隙连接功能及降低Bax/Bcl-2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规范化药学服务模式用于癌痛全程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临床药师与医师反复沟通,制订标准的工作流程,并根据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疼痛的异质性,以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癌痛评估和用药教育,并为医师提供用药咨询和用药推荐.通过癌痛评估量表中患者用药依从性、疼痛强度及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药物相关问题、药品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细胞荧光示踪法定量检测神经元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方法:原代培养神经元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元细胞的纯度。2种不同分子量的荧光染料Calcein和Dil与神经元细胞共同孵育30 min制成供体神经元细胞,与受体神经元细胞共同孵育2.5 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供体神经元细胞周围的受体神经元细胞数目。结果: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细胞纯度达90%,可用于检测神经元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的实验。所建立的方法可以清晰观察到供体神经元细胞周围受体神经元细胞,并可以计数。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荧光示踪法能够定量检测神经元细胞间缝隙连接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8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抽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2018年1~9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共600例,从适应症、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有279例,使用率为46.58%,使用品种有13种,第2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钠的使用最多,构成比为62.63%;其中术前0.5~1 h用药251例,合理率89.96%。用药疗程<24 h的有223例(79.93%)。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有6例,其中美洛西林钠和头孢西丁钠均3例。联合用抗菌药物2例,占0.72%,均无联合用药指征。结论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浓度递增法与大剂量冲击法分别诱导两种小鼠睾丸癌I-10顺铂耐药细胞株,比较两种细胞株之间形态差异,并检测
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浓度递增法诱导耐药细胞株I-10/DDPi,大剂量冲击法的诱导耐药细胞株
I-10/DDP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分别检测耐药指数,绘制生长曲线;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
P-gp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正常睾丸癌I-10细胞及两种方法建立的相应耐药株均为贴壁生长,
形态饱满,大体呈梭形,上皮样,细胞大小大致相同;I-10/DDP细胞大小不同,形态不规则,细胞表面有细长微绒毛类似触角,分
散排列。耐药株I-10/DDPi及I-10/DDPh 对顺铂的耐药指数分别为3.924和3.099,耐药细胞系的倍增时间较正常I-10 细胞延
长。耐药细胞中耐药相关蛋白MDR1及P-gp表达显著高于正常I-10 细胞,其中I-10/DDPi增加更为明显。耐药细胞株侵袭力
增强,其中I-10/DDPh增加更为明显。结论采用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的耐顺铂睾丸癌细胞株,且大剂量冲击法建立的耐顺
铂细胞株I-10/DDPh更接近于临床中的肿瘤耐药细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